[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6792.7 | 申请日: | 199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0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裴文俊;司明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插座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包括有新式驱动构件,在中央处理单元插置在插座电连接器内时,通过该驱动构件可操作性地处于释放状态及夹紧状态两者之间以收容及固持中央处理单元端脚的零插入力针状阵列封装式电连接器。
现有的零插入力针状阵列封装式电连接器通常安置有一驱动构件用以控制中央处理单元晶片的插入或退出。正常情形下,该驱动构件由一以垂直方式操作的把手控制以使插座电连接器定位在释放及夹紧两种状态的间。处在释放状态的插座电连接器可借最小插拔摩擦力插入与退出中央处理单元。处在夹紧状态下的插座电连接器则可稳固固持中央处理单元的插脚于其内。驱动构件把手的垂直操作方式可能会与其附近的元件相干涉抵触。为解决该问题,驱动构件的把手部分可用一外部手动工具例如螺丝起子代替。
图19及图20是一种现有的零插入力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盖体100,在该盖体100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46,并在第一边缘上设有第一缺口110。基座300是可滑动性配接在盖体100上,该基座300包括有若干与第一通孔146相对齐成直线的对应第二通孔310。每一第二通孔310内可收容一端子以电性及机械性收容对应元件的端脚。在基座300的一侧边上设有第二缺口340以实质上与盖体100上的第一缺口110相通连。盖体100包括有自其两侧缘向下延伸的两侧墙面130。每一侧墙面130的内侧表面上各设有两个凹陷部135,而基座300在其相对侧墙面上设有两突出部320以可滑移方式收容在盖体100每一侧墙面130的对应凹陷部135内。第一狭槽120设在盖体100的下表面并与第一缺口110相通连,第二狭槽330设在基座300上并与第二缺口340相贯连。
驱动构件200依可旋转方式收容在盖体100的第一狭槽120与基座300的第二狭槽330之间,其包括有一中心转轴部210。而两凸轮部220连接在中心转轴210的相反两端。抵动槽215设在驱动构件200的中心转轴210上用以收容外部工具(未图示)使其在九十度的角度范围内旋转,通过两凸轮部230在相对于基座300的水平方向上驱动盖体100。驱动构件200又包括两个连接于相对应凸轮部230上的旋转端部230,以促进驱动构件200在外部工具操作下旋转。
尽管该现有的插座电连接器改善了前述不便之处,然其结构过于复杂且占用很多空间,特别是高度上的空间,如此将违反电脑工业紧密配置的设计趋势。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中央处理单元用插座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零插入力针状阵列封装式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特别是在其高度方向上具有紧密的尺寸且易于操作,结构简单,并在旋转角度变化时不会产生空转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有具有通露于外的凹陷部的纵长状基座,其外侧设有可与基座以滑动方式相配合的盖体,以及具有凸轮部以枢接收容于基座的凹陷部内而驱使盖体相对于基座侧向滑动的驱动构件。盖体分别向下延伸出有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该凸轮部上延伸有第一驱动元件与第二驱动元件,且设有手动部以延伸出基座与盖体的外侧。第一驱动元件与第二驱动元件关位于一虚拟圆的相对两弧侧上,以在驱动手动部使凸轮部相对于在基座旋转时,以可选择性方式分别驱动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而使盖体相对于基座侧向移动。凸轮部的旋转面与盖体的滑移面实质上相平行。第一驱动元件与第二驱动元件呈弯曲状挡片,其在驱动手动部由第一方向移向相反方向时是始终分别与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相抵触,以防止空转现象。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有纵长状基座、可与基座相配合并滑移的盖体,以及枢接于基座上可使盖体相对于基座侧向滑移的驱动构件。基座上设有第一枢接部枢接驱动构件,而盖体设有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另外,驱动构件具有凸轮部与自凸轮部延伸出的手动部,第二枢接部设在凸轮部上并与第一枢接部相配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凸设在凸轮部上且相互对齐成一线以与通过手动部自由端部与第二枢接部的纵长轴线相垂直。当凸轮部被驱动以基座的第一枢接部为轴旋转时,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依可选择性方式接触并分别推动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两者之一而使盖体相对于基座侧向滑移。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其高度方向上具有紧密的尺寸,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并在旋转角度变化时不会产生空转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6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