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99226797.8 | 申请日: | 199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勃G·马丘;林南宏;杨世沧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连接器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尤其是指一种可使零插入力连接器处于张开或夹紧状态的夹具。
现有零插入力连接器一般均配置有一开始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及连设于凸轮的夹具,该夹具可操纵凸轮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零插入力连接器处于张开或夹紧状态,以便协助中央处理器与零插入力连接器间的电性接触。然而,现有驱动机构占用了零插入力连接器内过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零插入力连接器厚度,并且能方便地操纵零插入力连接器使其处于张开或夹紧状态夹具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固持于底座上的方形盖体,该盖体具有第一对角线,其与底座的第二对角线共面,这两个对角线分别位于盖体与底座上且相互平行。第一对角线与第二对角线所确定的平面实际上垂直于底座与盖体所在的表面,并且盖体的对角线长度大于底座的对角线长度,盖体可沿第二对角线产生相对于底座的移动。夹具为一剪刀式机构,包括以枢轴方式连接的第一杠杆臂及第二杠杆臂,第一杠杆臂靠近自由端处设有一孔洞,用于供零插入力连接器的盖体一端延伸通过,借所述剪刀式机构开始驱动,使盖体另一端被相应的第二杠杆臂的自由端驱动。
依据上述特征,该零插入力连接器具有固持于底座的可移动盖体,于盖体两端分别延伸有凸体。该盖体可沿两凸起间的对角线产生相对于底座的移动。该夹具为一剪刀式机构,包括以枢轴方式连接的第一杠杆臂及第二杠杆臂,第一杠杆臂靠近自由端处设有一孔洞,当剪刀式机构开始驱动时,这两个凸体被相应第二杠杆臂的自由端驱动,所述孔洞则可收容盖体的另一凸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方便地使零插入力连接器处于张开或夹紧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上视图。
图3是图2沿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零插入力连接器收容于金属框内的上视图。
图5是图4沿B-B向的剖视图,其中图1所示的夹具开始驱动,使零插入力连接器的盖体相对于底座移动。
图6类似图5,其中夹具旋转一百八十度设置于图4所示盖体的位置。
图7是图1的夹具与另一零插入力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夹具设置于类似图4所示的金属框中开始驱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7中的夹具驱动零插入力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1类似于图10所示,其中夹具旋转一百八十度设置于盖体原来所在的位置。
请参阅图1,该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包括第一杠杆臂1与第二杠杆臂2,该二杠杆臂借铆钉3枢接构成剪刀式机构,第一杠杆臂1及第二杠杆臂2均在其中部朝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固持部11、21,连接部13、23,以及驱动部12、22。另外,第一杠杆臂1的驱动部12末端设有一孔洞120,在该孔洞120及驱动部12的一自由端间形成边缘121。
请参阅图2及图3,该零插入力连接器4包括一固持于底座42上的可移动盖体41。该盖体41可沿底座42的对角线相对移动。盖体41对角线的长度则大于底座42对角线的长度。
请参阅图4,零插入力连接器4收容在一个金属框43中,该金属框43设有与连接器外形相应的凹口44,借该凹口44两对角端延伸出的空间而以在连接器处于张开或夹紧状态时提供操作空间。
再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夹具的第一、第二杠杆臂1、2的驱动部12、22可使零插入力连接器4的盖体41对于底座42在凹口44对角空间移动。如图所示,焊锡球49自连接器底表面延伸以焊固于电路板上。第二杠杆臂2的驱动部22则与盖体41相对于底座42的延伸部分相抵接。因此,当剪刀式夹具开始驱动使两驱动部12,22相互靠近时,该盖体41将沿底座42的对角线相对于底座42移动,同时盖体41的一端将延伸进入第一杠杆臂1驱动部12的孔洞120内。之后,将盖体41旋转一百八十度至原来位置,而该夹具也旋转一百八十度(如图6所示)。此时,孔洞120收容有盖体41的一个对角端。另外,驱动部12上低于孔洞120的边缘121应该具有小于底座42厚度的高度,否则边缘121将阻碍盖体41而使其不能相对于底座42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6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