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盘换片机的机芯无效
申请号: | 99227414.1 | 申请日: | 199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9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扬 |
主分类号: | G11B17/08 | 分类号: | G11B17/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换片机 机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换片机的机芯,是光盘换片机的主要核心组成部分,用于移动光盘在换片机中的位置。
现有的光盘换片机的机芯,一般是通过齿轮的传递带动光盘托架位移,以实现光盘的换片。这种结构存在下列缺陷:1、尺寸大、换片速度慢;2、大多数的换片机不能垂直放置;3、换片机的光盘换片口都是固定的,不能够随意设置,而且,如果要更换一张光盘,就要拿出整个光盘盒,操作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换片速度快、在水平至垂直的任何角度都能正常运行、光盘的出口可根据需要而设定在不同的位置、在换一张光盘时不需要拿出整个光盘盒的光盘换片机的机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光盘换片机的机芯,它包括机架11、设在机架11内的垂直运输系统、水平输片系统、单向顶片系统、出片系统和光盘托架1,所述垂直运输系统通过二组蜗杆4、5、6、7或二组蜗杆8、9分别与光盘托架1四个角上的卡位杆32相接触;所述水平输片系统通过二对齿轮15a、16a和齿轮15d、16d或二对齿轮15b、16b和齿轮15c、16c分别与光盘托架1两侧的齿轮镶嵌口33相接触;所述单向顶片系统通过凸轮27与机架11底部的光盘托架1接触,并通过蜗轮24、小蜗杆25、反向蜗杆23与垂直运输系统的驱动蜗杆连接;所述出片系统通过卡位器19与光盘托架1的卡位杆32相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盘托架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系统中的一组蜗杆4、5、6、7和一组蜗杆8、9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系统中的驱动带21与二组蜗杆4、6、8、9相啮合的二组驱动蜗杆10a、10b、10c、10d之间相连所组成的上层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系统中的驱动带20与二组蜗杆5、7相啮合的二组驱动蜗杆10e、10f之间相连所组成的下层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输片系统的动力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顶片系统的驱动部分与垂直运输系统中的驱动蜗杆10b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顶片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顶片系统的蜗轮24、单向齿轮26、凸轮27、弹簧28的平面装配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向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出片系统的卡位器19的工作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片系统的卡位器19的非工作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立柱29与换向轮14、44的装配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42与两导向轮13、58的装配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芯的增容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5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光盘托架1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四个缺口,在缺口中有卡位杆32,限位2镶嵌在光盘托架1上,在限位器2上有卡位器3,在光盘托架1上还设置有限位器2的固定锁口30和方便打开限位器2的缺口31,在光盘托架1的前、后两侧边上设有不对称的齿轮镶嵌口33及齿轮槽34、保护条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扬,未经杨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