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圆珠笔无效
申请号: | 99227517.2 | 申请日: | 199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汉定 |
主分类号: | B43K29/10 | 分类号: | B43K29/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淑勤 |
地址: | 213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圆珠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圆珠笔,更具体讲,涉及一种既能用作书写工具,又能用作手电筒的照明圆珠笔。
目前市场出售的圆珠笔绝大多数只用于书写。已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86206651涉及的是一种带有微电筒的双色圆珠笔。虽然这种圆珠笔具有书写和照明两种功能,但仍存在下述不足之处:其一,微电筒的开关部分较复杂。由凸轮及其尾部的金属弹片、碰珠及其弹簧组成,碰珠及其弹簧安装在电池仓尾部圆台上的十字形孔内,旋转圆珠笔杆,通过导轨使安装在凸轮上的金属弹片与碰珠周期性接触,从而控制电路通断;其二,产品的材质受到限制。由于圆珠笔笔夹和笔帽是该实用新型电气回路的一部分,因此,只能用可导电的材料制作;其三,电路的通断和双色圆珠笔芯的导出均由旋转笔杆并带动同一个凸轮来实现,因此,开关照明灯和导出笔芯容易混淆,对微型灯泡寿命也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使用方便的照明圆珠笔。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圆珠笔,包括笔芯、笔杆、笔帽、电池、灯泡、金属导片,其特征在于,由可拆卸且空心的下笔杆、上笔杆和带笔夹的笔帽组成笔身,其中:
a、下笔杆的一个内腔装有可拆卸的带圆珠笔芯的笔套,其上部用塞子压紧,另一个内腔有弹簧;
b、上笔杆具有与笔夹开启端的凸台匹配的缺口,凸台外层有金属片;上笔杆的内腔有金属导片、电池;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与灯泡的底座连接的金属导片在缺口处断开;
c、笔帽顶部有垫圈和透光片,内腔有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圆珠笔,其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金属导片两端相连,金属导片中间断开。用手揿下笔夹开启端带凸台的部位,其凸台外层金属片使断开的金属导片连通,电池正、负极被接通,反之,电路断开。电路开关结构简单,而且笔帽、笔夹均不在电气回路之中,因此,制作笔帽和笔夹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外,电路的通断与笔芯导出无关,因此,书写与照明功能不易混淆。
本实用新型不仅弥补了已知技术″带有微电筒的双色圆珠笔″(CN86206651)的不足之处,而且由于组成笔身的上笔杆、下笔杆和笔帽均可拆卸,因此,更换电池、灯泡均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圆珠笔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圆珠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它表明电路未接通且笔芯处于书写状态。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圆珠笔,其电路已接通且笔芯处于收藏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B-B剖面图。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圆珠笔,包括笔芯、笔杆、笔帽、电池、灯泡、金属导片,其特征在于,由可拆卸且空心的下笔杆(3)、上笔杆(8)和带笔夹(10)的笔帽(11)组成笔身,其中:
a、下笔杆(3)的一个内腔装有可拆卸的带圆珠笔芯(1)的笔套(2),其上部用塞子(4)压紧,另一个内腔有弹簧(5);
b、上笔杆(8)具有与笔夹(10)开启端的凸台(14)匹配的缺口(15),凸台(14)外层有金属片(17);上笔杆(8)的内腔有金属导片(9)、电池(6)、电池(7);一端与弹簧(5)连接,另一端与灯泡(16)的底座连接的金属导片(9)在缺口(15)处断开;
c、笔帽(11)顶部有垫圈(12)和透光片(13),内腔有灯泡(16)。
本实用新型的下笔杆(3)、上笔杆(8)和笔帽(11)均可拆卸,其连接方式可采用通用方法如螺旋连接、插接等。
使用本实用新型书写时,笔芯(1)的书写头朝外(参见图1),不用时,可将笔套(2)连同笔芯(1)和塞子(4)一起拔出后,再将笔芯(1)的书写头朝下笔杆(3)的腔内插入(参见图3)。这样,可防止笔芯(1)损坏,也可防止其污染衣物。取下塞子(4)即可更换笔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汉定,未经张汉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菜器
- 下一篇:一种与充气装置结合的游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