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多层密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无效
申请号: | 99227857.0 | 申请日: | 199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4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林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兰英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密封 有机 薄膜 电致发光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多层密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若要保持元件长期的稳定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元件潮湿和氧化,以及防止其被污染是很重要的因素。
已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是在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的表面上盖有一玻璃罩或者金属罩,在玻璃罩或金属罩与元件基片接触的部位涂有密封胶。这种结构的密封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潮防污染的作用。但制作这种盖玻璃罩或金属罩的密封结构较麻烦,不适合于批量生产。而且这种密封结构起到的密封功能也少,还不能完全达到提高发光元件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密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其密封结构能够防潮湿防氧化和防污染。以达到保持元件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多层密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如图1所示的结构。它包括:基片2,在基片2的上表面上有一边是透明导电电极层3,另一边是背电极引出电极层1。在透明导电电极层3与背电极引出电极层1之间以及两者的上表面上均有绝缘层4。绝缘层4之上有空穴传输层5。空穴传输层5之上有电子传输层6。电子传输层6之上有背电极层10。在背电极层10之上有保护层11。在保护层11的顶上有密封盖12,在保护层11的周围有内密封圈9和外密封圈7,在内密封圈9与外密封圈7之间有防潮圈8。在密封盖12与保护层11之间的内表面上敷有活化层13。在活化层13与保护层11之间以及在内密封圈9与保护层11周围之间均存有空间层14。
所说的保护层11是由厚度d11=100nm~1000nm的无机物层,或者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层构成的。所说的无机物层是SiO2层,或是Si3N4层。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层是红荧烯层,或是聚乙烯层,或是聚氟乙烯层,或是腊层等。
所说的密封盖12是玻璃或金属的片状材料构成的。如是玻璃片,或者是金属片。
所说的敷在密封盖12内表面上的活化层13是由厚度d13=100nm~500nm的能吸附氧气和水或能和氧气(O2)和水(H2O)起反应的物质层构成的,因而活化层13能够吸收O2和H2O。这种物质层是锂(Li)或钠(Na)等的碱金属层,或者是钙(Ca)或镁(Mg)等碱土金属层,或者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与铝、银等的合金层,或者是钐(Sm),或铈(Ce)等稀土元素层。此活化层10吸收了空间层14内的氧气和水份,起到了防止元件潮湿和氧化的作用。
所说的内密封圈9和外密封圈7是由含有间隙定位剂和树脂粘合剂的密封树脂层构成的环状密封圈。所说的间隙定位剂是一种微小颗粒的固态细纷,或者是细小的玻璃丝,或者是微小直径的玻璃球等,间隙定位剂混合在树脂粘合剂中,构成内、外密封圈9和7。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起到防潮防氧化防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含有间隙定位剂,双层密封圈9和7同时还起到支撑和固定基片2与密封盖12之间距离的作用。通常的情况下,间隙定位剂的直径大于10微米。
所说的树脂粘合剂是热固化的环氧树脂胶,或是紫外光固化的环氧树脂胶。所说的防潮圈8是由氧化钡(BaO)粉浆层,或者由硅胶浆层,或者由聚丙稀酚层,或者由聚乙二醇层所构成的环状防潮圈。
上述片状的密封盖12,以及敷在密封盖12内表面上的活化层13,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7以及防潮圈8均可以用涂膜或印刷或光刻敷在密封盖12的内表面上,并制成各个所需形状的密封圈或防潮圈。所以,本新型适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具有上述多层的密封结构,有防护层11,密封盖12,内外密封圈9、7的双层密封,加之密封盖12内表面上敷有的活化层13以及双层密封圈9和7之间的防潮圈8,这种多层的密封结构层层密封效果好,真正起到了防潮湿、防氧化和防污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发光元件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且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多层密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如图1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林,未经张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套组合式抽油机皮带轮
- 下一篇:改进型吸盘、黏扣两用式遮阳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