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8118.0 | 申请日: | 199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5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萍;赵刚;林明远;王隽;陈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手动喷雾器配套使用的混药装置,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
现有喷洒农药手动喷雾器普遍采用先混药再喷洒的作业方式,即先将农药与水在药液箱中混合,再喷洒到田野作物上。这种作业方式使得手动喷雾器包括药液箱、喷管在内的所有部位和环节均会受到农药污染和腐蚀,无论是药液箱渗药,还是喷管滴漏,都有可能造成人畜中毒的严重后果。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由于农药中毒导致的死亡事故数以万计,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手动喷雾器存在的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农药对人身与环境污染、同时减少农药对手动喷雾器腐蚀、从而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的混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混药装置主要由盛水瓶、药液袋、混药器构成,混药器上制有进水、出液通孔,进水、出液通孔中部的缩径部位附近制有与其相通的吸药孔。装配时,药液袋的出口与吸药孔连通,混药器扣盖在盛水瓶上,药液袋位于盛水瓶内。使用时,手动喷雾器的贮液箱(习惯上仍称为药液箱)内完全盛水,混药装置联接在手动喷雾器喷管与手柄开关之间。当混药器的进水孔口流入压力水流时,将在缩径部位附近产生真空度,从而将药液袋中的液态农药从吸药孔中吸出,使之与水流混合,最终从出液孔经喷嘴喷出。由于在吸药孔之前的手动喷雾器贮液箱及其他部位均与农药互不相干,所以不会被农药腐蚀,人身和环境受污染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将农药污染环节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不仅延长了手动喷雾器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混药装置含有盛水瓶1、药液袋2、混药器5,以及密封圈3、吸药管4,混药器5上制有进水、出液通孔5-1,该进水、出液通孔5-1中部的缩径部位5-4附近制有与其相通的吸药孔5-2,此外在进水端附近制有与其相通的注水孔5-3。装配时,药液袋2的出口通过吸药管4与吸药孔5-2连通,混药器5通过螺纹旋盖在盛水瓶1上,并借助密封圈3密封。药液袋2位于盛水瓶1内。使用时,该混药装置接在手动喷雾器喷管与手柄开关之间。当贮存在贮液箱的水流受压后经过混药器5的进水、出液通孔5-1时,将在缩径部位5-4处产生负压,从而将药液袋2中的农药从吸药孔5-2中吸入,使之与水流混合,最终从出液口经喷嘴喷出。与此同时,进入进水、出液通孔5-1的压力水流有一路将经注水孔5-3注入盛水瓶1内,利用正负压差,挤压药液袋2,辅助混药器5抽吸药液。这样,整套手动喷雾器与农药接触部位大为减少,既减轻了农药对手动喷雾器的腐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也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滴漏环节,有效避免了农药喷洒操作污染造成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吸药管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混药器连接,并与吸药孔连通。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更换不同管径的吸药管,从而满足喷药速度及喷药量的调节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8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除头皮屑的梳子
- 下一篇:组装式日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