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报警锁无效
申请号: | 99228272.1 | 申请日: | 199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0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彭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西 |
主分类号: | E05B45/12 | 分类号: | E05B45/1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常用的锁,特别是防盗锁。
锁对于使用者而言,无非是防止盗窃,其方法是把锁杆固定住,使其相连的两端不能互相移动,从而达到“锁住”的作用,而盗窃者只要设法弄断锁杆,或者将锁杆撬开,即将固定的锁杆的至少一端移开就可以达到使锁失去防盗作用。自从有了锁至今,锁的功能只有一个——加固被锁的物件,使其不轻易地被打开,整个锁的历史,就是加固的历史,锁的牢固程度决定了被锁物件的被盗窃的可能性。现有锁的最大弱点在于一旦窃贼摧毁了锁的牢固,被锁物件只能任由盗贼者窃取,使物主痛心疾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报警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报警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内对应锁芯附近位置设有锁芯控制开关,锁体内对应锁舌移动位置设有锁舌控制开关,且锁芯控制开关和锁舌控制开关串接在报警电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给锁加了一个功能即报警功能,它可以告诉相关的人这里有窃贼,这个功能的增加使窃贼不敢行窃,闻声而逃,本实用新型将电子报警与锁合二为一,使锁既具有加固的功能也具有报警功能,有这两种功能的保护,可使绝大部分行窃者知难而退,本实用新型将简单的报警装置装在锁体里,并不需要复杂的装置,也不增加什么成本,其作用则是非常大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控制开关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控制开关断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舌控制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长杆式锁舌上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普通自行车锁上的示意图。
如图1-5,本实用新型在锁体内对应锁芯1附近位置设有锁芯控制开关2,锁体内对应锁舌3移动位置设有锁舌控制开关4,且锁芯控制开关2和锁舌控制开关4串接在报警电路上。锁芯控制开关2如图1~3,它可在锁体内的锁芯1尾端面半圆凸出部5的一侧设有锁芯控制开关2,即该开关2的动触点6从锁芯1尾端面上通过与其定触点7连接,且动触点6的一侧连有弹簧8抵在锁壳体内的对应支点上。这样,若锁芯1转动时,锁芯1尾端面的半圆凸出部5随之转动,它将就推动锁芯控制开关2的动触点6克服弹簧8的弹力与定触点7脱开,使锁芯控制开关2断开,当锁芯1转动回位时定触点6又在弹簧8恢复力作用下与定触点7接通,使锁芯开关2闭合。
同理,也可将锁芯控制开关2设置在锁体内锁芯1的侧部,只需在锁芯1的侧壁对应位置设有控制锁芯控制开关2动、定触点的凸出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锁舌控制开关4设置在锁壳体内,它可以设置在锁舌3的尾端(该类锁的锁舌均位于锁壳体内,如门锁、抽屉锁等),也可以设置在锁壳体内的进口端(该类锁的锁舌位于锁壳体外,如挂锁、插杆式车锁等)。前者结构如图4,其锁舌控制开关4由定触点9、动触点10、连杆11和弹簧12组成,动触点10中部与连杆11一端铰接,连杆11另一端的挡板13位于锁体内锁舌3尾端的附近,连杆11的中部与弹簧12一端铰接,弹簧12另一端铰接在锁壳体内对应支点上。这样,当锁舌3被推开时,它就将挡板13及其连杆11一同向锁体内推动,连杆11的内移就带动动触点10移动与定触点9接通。同时,弹簧12也随连杆11的内移而偏向另一边,使动触点10与定触点9保持接通状态。
上述锁舌控制开关4的初始状态由人工控制,如在锁壳体内锁芯上通过拉杆连至连杆11的挡板13后部,故通过钥匙转动锁芯就可使锁舌控制开关4回位。
对于锁舌3位于锁壳体外的锁体,其锁舌控制开关4如图5,它由定触点14,动触点15和弹簧16组成,动触点15和定触点14位于锁壳体的对应锁舌3插入口的进口处,动触点15的中部与弹簧16一端铰接,弹簧16另一端与锁壳体内对应支点固连。当锁舌3插入锁壳体的进口将锁体锁住时,锁舌3的前端就同时推动动触点15克服弹簧16的弹力与定触点14断开,一旦锁舌3离开锁壳体的锁孔时,动触点15就在弹簧16的恢复力作用与定触点14接通,使锁舌控制开关4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西,未经彭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8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膜盒的超滤装置
- 下一篇:形状可变的高频电磁炉加热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