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粗粉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9185.2 | 申请日: | 199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詹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爱平 |
主分类号: | B07B7/00 | 分类号: | B07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分离器 | ||
粗粉分离器是火力发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可将合格的煤粉有效地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本实用新型即动态粗粉分离器是在原有的静态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力传动机构和旋转式动叶片,有效地克服了原静态粗粉分离器的缺点和不足。
我国火力发电厂在九十年代以前普遍采用的是径向分离器,发展到九十年代开始采用轴向粗粉分离器,即在单轴流式分离器中再加一圈轴向叶片挡板形成内外气流,分离效率有所提高,但仍是采用的静态分离技术,即煤粉细度的调节仍依靠叶片挡板的转角与通风量的改变来实现,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对煤种的变化、负荷变化的适应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分离效率低、循环倍率高、通风阻力大及调节困难等缺点,从而使磨制出的煤粉均匀性较差、过粗,影响锅炉燃烧的煤粉粒子进入炉膛,导致煤粉在锅炉内燃烬时间长,灰渣碳量大,炉膛出口温度高,不利于过热器、再热器的安全运行,严重时锅炉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影响锅炉热效率与运行安全性、限制制粉系统出力,使得制粉系统耗电率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原制粉系统粗粉分离器存在的分离效率低、循环倍率高、制粉系统耗电率大、通风阻力大及调节困难、不适应煤种变化等不足!
动态粗粉分离器是在原有静态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转动叶片及带动动叶片旋转的一套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关键设备的旋转式动叶片,煤粉进入动叶片区域后随转子作旋转运动,煤粉依靠撞击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出来,落回磨煤机碾磨区域重复碾磨,合格的煤粉随气流带出。动态粗粉分离器调节出口煤粉细度靠控制动叶片转速来完成,动叶片的转速靠变频电机来调节,因而调节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步说明。
附图1动态粗粉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动态粗粉分离器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动态粗粉分离器主要有:1-分离器本体
2-变频电机
3-动力传动机构
4-旋转式动叶片。
动叶片固定在上下隔板上,形成笼式结构转子,上隔板主要起支撑作用,动叶片和下隔板悬吊在其上,下隔板呈锥体形状,与水平方向25°角,动叶片中间有定位板,防止转子变形,整个转子通过悬轴悬吊在回转支承上,分离器转子由变频电机驱动,电机转速由变频器调整,电机通过一副齿轮减速,再通过齿轮与回转支承传动减速,使得转子转速满足设计要求,传动齿轮和轴承浸在油槽中进行润滑,润滑油设油站进行冷却,电机、齿轮、回转支承及动叶片都支撑在油箱上。油箱上盖板与粗粉分离器出口管为静密封,整个油箱内成负压,分离器传动机构不存在漏风处,油箱支撑在盖板上,静叶片悬吊在分离器盖板上,每片叶片单独调节角度。
本实用新型即动态分离器与原挡板式粗粉分离器相比,其分离效率提高了5-10%,制粉系统出力可以提高5-10%以上,煤粉出口的均匀系数从1.0左右提高到1.1-1.45,在煤粉细度R90=15%时,R200可以从1.476%下降至1.04-0.238%,通风阻力也降低,同时制粉系统调节方便,调节电机的转速即可达到调整煤粉细度。这样就可根据锅炉煤种的变化及时调整煤粉细度,优化锅炉燃烧,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随通风量变化较挡板式粗粉分离器小,可以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不致使燃烧状况受负荷的影响。制粉系统出力提高5-10%,制粉电耗下降1.5-3KW.h/t,由于煤粉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有利于NOx燃烧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地降低灰渣含量,同时,可以更安全地燃用劣质煤,有利于该种燃煤的开发。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厂的制粉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节约厂用电,节约燃煤,能降低NOx的排放,改善生活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爱平,未经詹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9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