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机场加热消雾除雪的井式燃烧室无效
申请号: | 99229225.5 | 申请日: | 199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生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场 加热 燃烧室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机场消雾除雪的井式燃烧室,属于工业炉技术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大型机场升降频次日益频繁,大型客机的比例日益增加,然而机场航班经常受到雾的困扰,一些正常航班被迫取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飞机的起降是在无法实现目视的情况下进行,机场内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机场被迫关闭。各大机场都迫切要求有一种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消雾手段。
对现有技术已应用于机场加热消雾设备的有巴黎奥利机场,于1970年至1972年在机场的地下室先后安装12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作为加热装置,但由于整个加热系统庞大复杂,因此基建投资巨大,一场大雾就要消耗大量昂贵的油料,所以常规作业成本非常昂贵,以及无法解决的噪声与空气污染等都成为制约其发搌的重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基建投资少,连续常规作业成本非常低廉,无噪声,无污染的一种用于机场加热消雾兼有融雪为内容的经济有效的,安全可靠的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现结合附图1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机场加热消雾除雪的井式燃烧室主要包括燃烧室(1)、高温排气孔(2)、燃烧喷咀(3)、燃料干管(4)、耐热层(5)、隔热层(6)、耐热混凝土(7)、护板(8)、其中燃烧室的最外层是由薄钢板焊制的防水护板(8),分别固定在机场起降区的跑道两侧的井坑内的耐热混凝土(7)上,燃料喷咀(3)是固定在护板(8)上,其上端的燃料干管(4)相连接,而下端的喷口须穿过护板(8)隔热层(6)耐热层(5)预留的燃料喷孔。为了保证燃烧室的高温,在耐热层(5)与护板(8)之间铺设石棉板,间隙充填散装石棉形成隔热层(6)。由耐热材料构筑而成的耐热层(5),一面与隔热层(6)相连,而另一面是高温燃烧室(1),需要承受高达1300℃的高温作用和高温气流的冲击。燃烧室(1)是由耐热层(5)圈围而成的高温空间,燃料在燃烧室(1)内燃烧时所生成的大量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气孔(2)源源不断地排出并加热机场低层大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结构简单,基建投资少,维护简便。
(2)一场大雾持续几小时或数日,加热低层大气时燃料耗量巨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室设计使用的是一种价格非常便宜的天然气为燃料,常规作业成本非常低廉,其主要成分97.1%为甲烷,是一种无污染、热值高、易输送的优质气体燃料。
(3)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无滞留可燃气体的燃爆空间,故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在燃烧时所生成的大量高温烟气直接排出并加热机场低层大气,没有烟道阻力和热量损失,故热效高。
(5)在无法获得天然气为燃料的地区也适用价格低廉的燃料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部分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首先将护板(8)分别固定在机场起降区的跑道两侧井坑内的混凝土(7)上,燃料喷咀(3)是固定在护板(8)上,其上端与燃料于管(4)相连接,而下端的喷口须穿过护板(8)隔热层(6)耐热层(5)予留的燃料喷孔。铺设石棉板于护板(8)内的最底部形成底部隔热层,在构筑耐热层(5)时与护板(8)之同所留下的间隙,以散装石棉充填,随筑随填最后形成隔热层(6)。由耐热层(5)圈围的内部空间即为燃烧室(1)。根据以上所述,便能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机场加热消雾除雪的井式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生,未经李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9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连接式玻璃幕墙中的调整固定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