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9448.7 | 申请日: | 199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8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洪陵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陵成 |
主分类号: | B01F3/10 | 分类号: | B01F3/10;B01F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混合器,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特别是微小流量的流体在连续流动过程中的混合。
在流动分析中,常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例如待测流体与反应试剂)在流动过程中充分混合。目前这种混合一般采用含有多个进口的多通管来实现的,多个进口管与同一个出口管直接相连,两种或更多种流体从各自的进口管通入,在交汇处混合后从出口管排出。由于各路流体之间仅有一次短暂的交汇,因此混合很不充分,特别是密度、粘度等理化参数差别较大的层流态流体之间难以互相渗透,在管内交汇后仍分层平流,难以充分混合。为克服以上缺点,有人将多通管的交汇处空间扩大,在该空间内加装磁性搅拌器或加装球状或板状扰流物,使流体产生扰动。这种混合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且后者混合效果也不理想。加之实验室分析用的流体一般是微小流量(0.5-5ml/min),管径仅为0.5-2.0mm,加装搅拌装置必定要扩大管路交汇处的直径,记忆效应增大,而且使分析时间延长,工作效率及灵敏度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低记忆的流体混合器,它无需加设扰流物而能使多种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流体混合器含有互相连通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其中进口管至少有两个,所说的进口管与出口管之间以网状管路相通,所说的网状管路由若干个互相交叉相通的管道组成,各相邻管道间连成网格,各管道之间的交接点形成叉路,网状管路中含有若干个这样的交接点和叉路。网状管路可含有单一的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网格或由上述至少二种形状组合的网格。本流体混合器还包括由底板和盖板组成的盒状体,网状管路是设在底板表面的网状管路槽,盖板与底板扣合并以连接构件锁紧,从而使网状管路槽被盖板封闭而成网状管路。盒体设有分别与网状管路的进、出口相通的进口管接口及出口管接口,供流体通入或排出。
本流体混合器使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汇合后流入网状管路,流体以自身的压力在网状管路中通过时,由于不断地遇到叉路而频繁地改变流向,并反复分流和合流,导致流体之间不断产生撞击,从而使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自动地充分混合。本混便器无需加装扰流机构,结构简单,混合效率高,而且记忆效应低。特别是用于实验室微小流量的流体混合,不会影响分析工作的效率及分析灵敏度。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
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流体混合器的各种形式的网状管路实施例。
图7是含有网状管路槽的盒式流体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所示的流体混合器中,网状管路3的网格均为四边形网格。如图1和图2所示,流体A和流体B分别从进口管1-1和1-2流入网状管路3,在网状管路中多次分流和合流,达到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流体AB由出口管2流出。图3表示A、B、C三种流体分别从进口管1-1、1-2、1-3流入网状管路3,混合后的流体ABC由出口管2流出。图4表示流体混合器的网状管路3含有三角形网格,图5流体混合器的网状管路3含有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组合网格;图6中网管路3含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组合网格。图4、5、6实施例均含有两个流体进口管1-1、1-2,分别供流体A和流体B通入,混合后的流体ABC由出口管2流出。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盒式流体混合器的实施例。底板4和盖板5通过螺栓6锁紧,网状管路3是刻在底板4上的管路槽,盖板5提合于底板4并锁紧后,网状管路槽即被封闭成网状管路。本实施例中,盒体开有两个进口管接口4-4、4-3和一个出口管接口4-3,用于两种流体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陵成,未经洪陵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9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