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光扫描灯无效
申请号: | 99229726.5 | 申请日: | 199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卢洋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洋溢 |
主分类号: | F21V13/06 | 分类号: | F21V13/06;F21V5/04;F21V7/05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扫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照明灯具。
目前,现有的照明灯具均由灯管或灯泡之类的光源直接将光线持续散射到需照明区域而起作用。在广场、大厅等公众场合往往需要数千瓦的大瓦数照明灯具才能满足照明需要。结果仅公共场合的照明就得耗费大量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照明灯具使用中存在的耗能大问题,提出一种在满足照明需要前提下,节省电能的聚光扫描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聚光扫描灯包括光源,还包括至少两大一小按序分布透镜构成的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和旋转反光扫描装置,所述光源位于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中一只大凸透镜的焦点处,小凸透镜的焦点与另一大凸透镜反向重合,三只凸透镜均同轴平行固定,所述旋转反光扫描装置工作时绕轴心转动,其周圈分布有若干关于轴心倾斜角度相同的反光面,所述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位于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的一侧,其中的小凸透镜对着一反光面。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扫描灯工作时,位于一大凸透镜焦点处光源发出的散射光经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的聚光整理作用,转变成平行光,并从小凸透镜照射到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的一个反光面上,由该面反射到需照明处。在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转动过程中,由于反射面反射角的变化,反射照明光将沿宽度等于反射照明光直径的带形区域移动,形成扫描光;紧接着由于直射平行光照射到下一反射面上,反射照明光回到起始照明处,开始下一周期的扫描;如此循环往复,连续扫描。由于光源发出的散射光经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的作用亮度大大提高,而连续的反射扫描因人眼的“视留”将产生与持续照明相同的感光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只需小瓦数的光源便能到达与现有大瓦数照明灯具同等照明亮度,从而大大降低能耗。可以预计,推广应用之后,对于有效利用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中的聚光扫描灯由光源、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组成。其中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由两只大凸透镜4、3和一只小凸透镜5按序分布构成。光源2位于凸透镜3外侧的焦点处,背后装有圆心位于2处的球形反射罩1,小凸透镜5的焦点与大凸透镜4反向重合,三只凸透镜均同轴平行固定。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8的周圈均布有若干组反光面,每组反光面由相对成V形的反光镜面6和7组成。组装时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位于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8的一侧,其中的小凸透镜5对着靠近的反光镜面6。
本实施例的聚光扫描灯工作时,光源2发出的散射光经反射罩1反光,并经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中大凸透镜3而成为平行光,再经大凸透镜4、小凸透镜5,转变成高亮度、小直径的一束直射平行光。从小凸透镜5发出的高亮度直射平行光照射到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的一个反光镜面6上,再经与其相对的另一反光镜面7折射该面反射到需照明处。旋转反光行扫描装置8由电机带动,按所需的转速顺时针转动时,小凸透镜5相对作从a1至a3的反向运动,结果反射照明光将沿宽度等于小凸透镜5直径的b1至b3带形区域移动,形成带状扫描光;紧接着由于直射平行光照射到下一组反射镜面上,反射照明光回到起始照明b1处,开始下一周期的扫描;如此循环往复,便产生了一个带状的照明形区域。由于散射光经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的作用亮度大大提高,而连续的反射扫描由于“视留”效应将产生与持续照明相同的效果。根据计算,可以明显节省照明电能。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聚集平行光发生装置中的大凸透镜3的背面镀有反射层1’,光源2背向大凸透镜3的一面镀有反射层1”,并位于大凸透镜3反射后的焦点处。这样,光源2的光能可以尽可能多的投射到大凸透镜3,再经一大凸透镜3反射后的平行光射至另一大凸透镜4,使装置更紧凑。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洋溢,未经卢洋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9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