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结构光缆的光纤束单元无效
申请号: | 99230383.4 | 申请日: | 199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0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宏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23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光缆 光纤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光缆领域,具体涉及松结构光缆中的一种光纤束单元结构。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光缆结构以松结构为主,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心管式光缆;二是松套层绞式光缆;三是骨架式光缆。松结构光缆主要由光纤、阻水材料、加强件和外保护层组成。它的结构特点为:将一组光纤构成的光纤束或光纤带单元自由散放在一个填充阻水材料的自由空间内,以增强光缆中光纤的抗拉伸、抗弯曲等应变能力。但实践中发现,当光缆的自由空间内放置光纤束时,由于光纤束中的光纤之间呈无规则散乱状态,一是容易引起光纤间的相互缠绕、挤压导致产生应力,二是每根光纤相对光缆的余长均衡不等,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光纤的应变能力,也带来了光缆的质量问题;当光缆的自由空间内放置光纤带时,与光纤束相比尽管光纤之间排列规则、余长一致,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余长较小;2、由于光纤之间排列紧密,受弯曲时位于中心的光纤和位于周边的光纤应变不一致,这些因素同样会降低光纤的应变能力。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松结构光缆的光纤束单元,在该光纤束单元中,光纤不仅在自由空间内排列规则,而且在相对光纤束单元保持较大余长的基础上,具有很好的余长一致性和分布均匀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结构光缆的光纤束单元,包括一组光纤构成的光纤束和设在光纤束中心的绞合芯,光纤束中的每根光纤绕绞合芯同层绞合。所述“光纤束”是指由若干根光纤构成的一组光纤,而“光纤束单元”是指由光纤束构成且同处于一个自由空间内的光缆基本组成(如中心管式光缆至少有一个光纤束单元构成,而松套层绞式和骨架式光缆均由多个光纤束单元构成)。所述“同层绞合”是指光纤围绕绞合芯处于同一个外围表层。所述“绞合芯”是指光纤所围绕的芯棒实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束中的每根光纤绕绞合芯的同层绞合可以为螺旋绞,也可以为SZ绞。所述绞合芯的外表呈圆柱形为最佳,如绞合芯可以为阻水纱、阻水绳或其它具有一定弹性和柔软性的芯体。所述呈圆柱形的绞合芯外表上还可以设有绞合引导槽。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之间绕绞合芯同层绞合的绞合节距相等,但同一根光纤绕绞合芯同层绞合的绞合节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而相等为最佳。
为完善光纤束单元结构,可以在绞合体(光纤绕绞合芯绞合后形成)外围用一种柔软的细纱进行小张力捆扎,以防止绞合体松散,在绞合体与细纱之间填充阻水材料。也可以直接在绞合体外围套上松套管,在绞合体与松套管之间填充阻水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性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光纤束中心设有一个绞合芯,而且将光纤束中的每根光纤绕绞合芯同层绞合形成一种新的光纤束单元结构,与原来未经绞合的光纤束或光纤带相比可以形成更大的光纤余长,这对光纤在自由空间内的应变十分有利。尤其在同层绞合后,光纤束单元中的光纤应变能力将大大提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层绞合是按螺旋或SZ绞合方式进行,且绞合芯的外表呈圆柱形(一般情况下采用圆柱形,也可以采用近似圆柱形的形状,如有一定弹性和柔软性的六棱柱等),光纤之间的绞合节距相等(但同一根光纤绕绞合芯的绞合节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而相等为最佳),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光纤在绞合芯上排列规则,光纤之间的余长一致性和分布均匀性好。从而增强了光纤的抗应变能力,提高了光缆的质量。
3、参见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束单元在受拉和受压两种状态下分别与正常状态相比表现出较强的变形应变能力。当光纤束单元由正常状态变为受拉时,绞合芯变长变细,而绞合后的光纤螺旋体也随之变长变细;当光纤束单元由正常状态变为受压时,绞合芯变短变粗,而绞合后的光纤螺旋体也随之变短变粗;当光纤束单元受弯曲应变时,叠加上述两种应变状态。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螺旋体似如弹簧,形变和位移能力在不破坏光纤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大大增强。
4、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束单元与现有技术中未经绞合的光纤束和光纤带相比,吸收了原来光纤束大余长和光纤带排列规则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抗应变能力更强的松结构光缆的光纤束单元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为进一步提高通信光缆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束单元(即绞合体)横截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正常状态与受拉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光纤束单元形变比较示意图;
附图3为正常状态与受压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光纤束单元形变比较示意图。
其中:[1]、光纤;[2]、绞合芯;[3]、阻水材料;[4]、细纱;[5]、松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宏,未经周建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0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