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声光信号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9230485.7 | 申请日: | 199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3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伟;陈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伟;陈德清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声光 信号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应急情况下的声光信号发生报警装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地震、洪涝灾害所发生的房屋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高层建筑、娱乐场所、地下商场、地下仓库、集贸市场、石化企业、化学危险品工厂和仓库等单位火灾(包括化学危险品、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的发生一直呈上升趋势。年老体弱、危重病人在单独外出或独居时突发急病,因救助不及时,造成意外伤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一旦发生以上情况,由于没有有效的告警、示警手段,受害人不能及时准确地发出求救信号,不能明示所在的位置,给社会救援造成极大的困难,延缓了救援的时间,不少人员并非被挤压致死或烧死或急病突发瘁亡,而是由于窒息、中毒、时间过长、救助不及时等造成的死亡。目前,一些重点保卫单位安装的报警设备,只能是在固定场所和设备发生火警、盗警、匪警时自动/手动地告警,但对逃生的人员而言,由于烟雾、高温、黑暗、封闭、中毒、受伤等原因无法脱离险境时,尚无可靠有效的求救、告警、示警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应急情况下随时随地发出求救信号的应急声光信号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应急声光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触发器、信号发生器及其喇叭以及闪光电路和发光器组成,触发器的输出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入和闪光电路的输入相连,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喇叭,闪光电路的输出接发光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充分应用现代科技,集成度高、体积小,时效长,便于操作,易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是:可较长时间发出声光信号,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受害人员的准确位置并组织施救,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效率。
(3)本实用新型有广泛的实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庭、写字楼、医院、石油化工企业、化学危险品厂矿企业、仓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场所。一旦发生地震、洪涝、火灾、煤气中毒、毒气泄漏、化学危险品爆炸等灾害事故,便于人们在疏散逃生时携带使用,以便及时告警、示警、求救。也适用年老体弱者、危重病人在外出和独居时随身携带,方便应用。一有情况便可及时告警、示警、求助。还可在发生器内储存针对患者的急救药物,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提醒救助人员为其及时服药。
(4)本实用新型可制作成多种样式。可在固定场所使用,安装方便(可与公共电信告警网络联通),便于确定灾害地点和事故原因的调查。也可制作成胸挂、腰挂、手戴式,便于有关人员方便携带使用。在制作上可加强防水、耐高温的要求,便于在恶劣环境中仍可有效发挥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有重要的告警、示警作用,而且在发生盗警、匪警时可通过声光信号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使受害者得到周围群众的及时救助和告警,减少损失和伤亡。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触发器、信号发生器及其喇叭以及闪光电路和发光器组成,触发器的输出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入和闪光电路的输入相连,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喇叭,闪光电路的输出接发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如图2,其触发器为手动开关K,它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由音乐集成块IC1(型号可为BR8303)组成的信号发生器的触发输入端相连,IC1的输出接喇叭Y,K的另一端同时与由时基集成块IC2(型号可为555),电阻R1、R2、R3,电容C1、C2和晶体管BG构成的闪光电路的输入端相连,闪光电路的输出从晶体管BG的集电极引出接由发光二极管D1、D2、D3组成的发光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本实用新型随身佩带在人体上后,如遇诸如地震时埋在瓦砾中或火灾等险情或突发病等危急情况,使用者只需立即按下触发器开关K,则信号发生器IC1通电工作,它产生的信号使喇叭Y发出报警声,K的接通同时使闪光电路IC2工作,它产生一个高低电平连续变化的信号使发光器D1、D2、D3连续不断地闪烁工作。这样救援人员或路人就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光信号及时进行救助,效果十分理想,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伟;陈德清,未经陈绍伟;陈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0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号码机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漏的指甲剪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