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漏电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99230513.6 | 申请日: | 199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42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夕;秦申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夕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00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漏电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防止雷击从而保护家用电器免遭损坏的电器设备,属于保护电器制造的技术领域。
长期以来,由于雷击造成家电设备损坏的事例不计其数。传统结构的漏电保护器,遇到感应雷击时不仅不能保护用电设备,自身也常遭打坏。根据原能源部在全国六省抽样调查,由于雷击造成漏电保护器损坏的机率,约占总故障率的50%。因此把漏电保护器的防雷击,列为我国农村低压电网保护急需解决的三大项目之一。目前的各种防雷电路使用的主要防雷器件是二极放电管,通过压敏电阻跨接在电源线L-N之间,只有横向保护,无纵向保护功能。设计中,主电路采用继电器触点分断,分断电流较小,体积大,价格贵。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有防雷功能又具有漏电保护功能且防雷性能优良的防雷漏电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雷漏电保护器主要由防雷的电路部分和漏电保护的电路组合而成,该保护器由防雷保护电路、电磁开关、漏电采样电路、控制门电路、过压采样电路所组成,防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的火线L和中线N,输出端接电磁开关的两个触点Q1、Q2;电磁开关的输出端接漏电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漏电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分三路,第一路直接接负载,第二路接过压采样电路,第三路接控制门电路的输入端,控制门电路的输入端还与过压采样电路相接,控制门电路的输出端接电磁开关的输入端。防雷保护电路是由三极放电管(DT)和压敏电阻(VR1、VR2)串联组成,三极放电管(DT)的中间极接地,另两个极分别接压敏电阻(VR1)和压敏电阻(VR2),压敏电阻(VR1)和压敏电阻(V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线相接。防雷保护电路中还设有第二级防雷电路即由脉冲电感(PI)构成,该脉冲电感串联在第一级防雷保护的输出端与电磁开关的触点之间。过压采样电路由压敏电阻(VR3)与电阻(R3)串联组成,过压采样电路的一端与零序互感器(CT)进端的火线L′(或零线N′)相接,另一端与零序互感器(CT)下方的零线N″(或火线L″)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功能多。该防雷漏电保护器既具有良好的防雷击功能,又具有漏电触电保护的功能,因此能充分保护家用电器不遭受雷击的侵害,同时又能防止触电造成的人身伤害。
2.保护的手段可靠。一般的防雷设施中所使用的是二极管防雷器件,通过压敏电阻跨接在火线与中线之间,因此只有横向的保护,没有纵向的保护。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三极放电管,通过两压敏电阻分别接在火线、中线与地线之间,因此既有横向的保护,又有纵向的保护,保护功能齐全。
3.分断电流大、体积小、价格低。一般的防漏电电路采用通用继电器触点分断,分断的电流较小,体积大。价格也较高,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电磁脱扣器和触点分断,因此分断的电流较大、体积较小,价格也较便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其中有防雷保护电路1、电磁开关2、漏电采样电路3、控制门电路4、过压采样电路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下:
本装置由防雷保护电路1、电磁开关2、漏电采样电路3、控制门电路4、过压采样电路5组成,其中防雷保护电路1由两级防雷保护电路组成,第一级防雷保护电路主要包括三级放电管DT、压敏电阻VR1、VR2,第二级防雷保护电路主要由脉冲电感PI构成,电磁开关包括电感线圈ML和开关K1,漏电采样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CT,控制门电路主要包括可控硅SCR和桥式整流器D1~D4,过压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3和压敏电阻VR3。
第I级防雷保护由三极放电管DT和压敏电阻VR1、VR2组成。放电管的中间极接地G,另两极经压敏电阻VR1和VR2分别接至电源L、N线。当输电线L或N产生高电压冲击波时,其雷电流可通过压敏电阻和放电管泄放入地。雷电波过后,放电管自动关闭,使压敏电阻VR1、VR2的漏电流几乎为零。故这种保护电路不会像一般的压敏电阻保护电路那样,易产生发热甚至自毁。
第II级防雷保护是由串入L、N线路的脉冲电感PI组成,它可以大大限制雷电流进入负载端。它与第I级并联电路配合在一起,正好起到了互补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防雷的可靠性。脉冲电感只对雷电冲击电流有限制作用,而对工频负载电流无限制作用,其压降可以忽略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夕,未经杨金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0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