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麦脱粒风选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99230795.3 | 申请日: | 199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00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清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44;A01F12/48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29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风选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尤其是用于脱粒和风选的农用机械。
目前农村普通使用滚筒脱粒机,用于稻谷、麦类的脱粒,脱粒后再使用木制风车进行风选。其缺点是,脱粒和风选需使用两种不同的机具,并且木制风车属人力机械,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稻麦脱粒风选两用机,它同时具有脱粒和风选两种功能,并由电机提供动力完成整个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设计实现:一种稻麦脱粒风选两用机,包括电机、位于机架上部的脱粒装置和下部的风选装置;该脱粒装置包括带有齿的滚筒和位于其下方的集料斗;开设在集料斗下部的下料口同时作为风选装置的进料口;所述风选装置包括风机和与风机出口相连的风选斗以及位于风选装置进料口下方的螺旋输送器;电机皮带轮与滚筒皮带轮、皮带轮与风机皮带轮、另一皮带轮与螺旋输送器皮带轮分别为三对主动、从动皮带轮,滚筒皮带轮与皮带轮同轴,风机皮带轮与另一皮带轮同轴。
根据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由电机提供动力,使皮带轮传动,带动脱粒装置的滚筒和风选装置的风机转动。稻麦类植物由滚筒脱粒,待风选籽粒经集料斗下部的下料口进入风选装置,籽粒由于重力原因,下行至螺旋输送器中,并由之输出装袋;糠壳类经风选斗吹出。其优点为:一机两用,一次完成脱粒和风选操作;全部动力由电机提供,无需外加人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进料控制机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支承板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控制板联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图2示出,设置在上部的脱粒装置主要由安装在上机架8上的滚筒10(其上设置有多个齿10a)、滚筒10下部的集料斗4以及集料斗4上设置的用于分离茎叶与籽粒的筛子11。集料斗4下部开设有下料口18(参见图3),同时作为位于下部的风选装置的进料口,筛子11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麦秸出口管5(麦秸靠滚筒10转动时的离心作用由此抛出机外)。风选装置主要由风机2、与风机2出口相连的风选斗13以及螺旋输送器15(位于风选装置进料口下方、用于收集输送籽粒,并经出料口17送出机外)组成。提供动力的电机经电机轴7上的电机皮带轮7a带动滚筒皮带轮9a(安装在滚筒主轴9上)、使滚筒10转动,同时与滚筒皮带轮9a同轴的皮带轮9b带动风机皮带轮2b(安装在风机主轴2c上),使风机2转动,与风机皮带轮2b同轴的皮带轮2d带动螺旋输送器皮带轮15b(固定在螺旋输送器主轴15a上)使螺旋输送器15工作。风机2两侧进风孔附近对应设置有由蝶形螺钉锁定位置的两个风量调节板3、3a(调节对进风孔2a遮盖的程度,控制风量大小以适应不同籽粒的需要。另一侧的进风孔图中未示出。)结合图3、4、5、集料斗4下部的下料口18位置设置有进料控制机构14,它由固联在集料斗4上的两块支承板20、20a和在支承板20、20a上平动、用于遮盖和开放下料口18的带手柄的盖板19构成(操纵手柄,可改变盖板19对下料口18遮盖程度,达到控制下料量即风选进料量以获得预定的风选效率)。结合图6,轴21固联在风选斗13内壁上,控料板13a与轴21铰接,手柄22一端与控料板13a固联,另一端向外伸出风选斗13(板动手柄22,可改变控料板13a的倾斜度,以达到籽粒与糠壳的较理想的分离效果,糠壳经出糠口12送出机外)。整个机架由上机架8和下机架1可拆卸式联接组成,如用螺栓联接,下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单独风选操作时安装电机用的电机架16。上机架8上部设置有顶棚6,如需单独进行脱粒时,可拆下上机架8,将带有电机和滚筒10的上机架8置于拌桶之上,即可进行脱粒操作。如需单独进行风选时,取下上机架8,连同滚筒10和电机以及筛子11,并将该电机安装在下机架1上的电机架16上(图1、2中虚线部分),在电机皮带轮7a上套上皮带,即可单独进行风选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一机两用,兼脱粒风选于一体,且可单独脱粒或风选;
2.风选效率高,应用面广,除稻麦外,还可适用其它作物籽粒如豌豆、黄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清,未经刘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0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固相连续配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强420C滚子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