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育苗盘无效
申请号: | 99231241.8 | 申请日: | 199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58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跃庭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开侠,旃习涵 |
地址: | 671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育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漂浮育苗和浸润育苗等育苗工艺的植物育苗盘。
目前,国内外正在推广应用植物漂浮育苗和浸润育苗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大都需要专用的育苗盘来实现,育苗盘不具有通用性,难以综合利用,这无疑增大了育苗的成本,不利于技术的推广。而现行育苗盘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一种漂浮育苗盘的种植穴呈倒置的透穴式正四棱锥结构,其锥体顶部穿过育苗盘底面形成小孔,作为营养液栽培基质的导流通道。由于这种育苗盘的种植穴下部空间狭窄,限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致使植物根系长出育苗盘的底面,而且在起苗时容易伤及根系;底面小孔也容易堵塞,且不易清洗。另一种育苗盘的种植穴呈倒置的沉穴式正四棱台结构,种植穴的底面与盘之底面重合形成较大的孔洞,根系容易长出盘之底面,而且种植穴中的栽培基质易从孔洞中漏出而污染营养液。浸润法使用的育苗盘也多为倒置的沉穴式圆锥台结构,且需要用专门的盘架托起育苗盘,因而增大了育苗成本。本设计人针对现有育苗盘存在的不足,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植物育苗盘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能够用于漂浮和浸润两种育苗工艺育苗的植物育苗盘,解决了漂浮苗断水炼苗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均布有种植穴的盘体和支撑棒等部分构成。种植穴为倒置的沉穴式正四棱台结构,种植穴底部有1-3个穿透盘底的小孔,在盘体底面还设置有支撑棒插接固定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结构设计,使得植物根系有较大的生长发育空间,根系不易长出育苗盘底面,而且起苗时不会伤及植物根系,从而提高了幼苗质量。一盘多用也降低了育苗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栽培状态之剖视示意图;
图2为育苗盘一种植穴结构之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育苗盘一实施例之主视图;
图4为图3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育苗后多层叠置包装状态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主要有盘体1和支撑棒5等部分构成。盘体1之正面均布有种植穴2,种植穴2为倒置的沉穴式正四棱台结构,种植穴2的底部,即四棱台的顶部有穿透盘体底面的小孔3,在盘体1之底面还设置有支撑棒插接固定孔4,用于插接支撑盘体1的支撑棒5。
种植穴2之上下面边长的比例为1∶0.6-10∶1,一般为大于等于1.5∶1;种植穴2的底部小孔3可以是1-3个;小孔3的直径为3-10mm,一般为5-7mm。
支撑棒5一般为4-8个,其直经为5-20mm,与插接固定孔4紧配合。
图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其正面均布种植穴2,底面设有6个支撑棒插接固定孔4,直经为10mm;种植穴的底部小孔为5mm,与盘之底面连通。
支撑棒插接固定孔4可以为4-8个,根据盘体的大小确定。其分布不限于该实施例之图所示的沿盘体边部分布,可以设置在盘体的中部等重力集中的部位。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育苗完成后进行移栽时,周转、运输过程中的叠置包装状态。它可以根据幼苗的高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支撑棒将多层育苗盘叠置包装,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了幼苗的运输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可用聚苯乙烯等常规材料制作,可以现行的各种加工工艺加工,制作简便,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结构设计,使得植物根系有较大的发育空间,根系不易长出育苗盘底面,而且起苗时不会伤及植物根系,从而提高了幼苗的质量。克服了种植穴为透穴式四棱锥、四棱台或圆锥台结构的育苗盘使植物根系易长出育苗盘底面,起苗时易伤及根系、漏落栽培基质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可适合于现行的漂浮育苗和浸润育苗两种育苗工艺,克服了现行的各种工艺都需要专用育苗盘而带来的育苗成本高的不足。漂浮育苗时可采用降低水面的方法实现断水炼苗,一盘多用,有效地降低了育苗成本,推广使用本技术必将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跃庭,未经王跃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1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