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力火花塞无效
申请号: | 99233678.3 | 申请日: | 199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春湘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长沙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毓俊,汪晓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的汽油发动机用点火装置,特别是涉及到带侧电极的汽油发动机用火花塞。
火花塞是汽油发动机的点火装置。其点火效果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通常所用的火花塞如图3所示,由相互绝缘的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两者之间有一空隙,通电时在相互绝缘的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之间加上两万伏左右的高压时,两者之间的空气间隙将会被击穿,从而产生电火花,点燃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此普通火花塞的优点是点火电压低,两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不易被油糊住。缺点是点火火花能量小,不能使汽油充分燃烧。
为了提高火花塞的点火效率,多年来国内外汽车专业技术人员对火花塞的点火结构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进。例如将火花塞侧电极点火处制作出一个A形或M形,以减少侧电极对电火花的遮挡作用,中国专利85105263,92239965.4及93203450.0都公开了一种如图4所示的嵌放导电金属环的火花塞,它由接线螺帽1,绝缘瓷管2,导电密封料3,铁壳体4,中心电极6,金属环7和平面导电极片8组成。在绝缘瓷管2上嵌放平行的金属环而形成点火接力环,在中心电极6的下端设一与其垂直的平面导电极片8,其形状为圆形多边形等。当在中心电极与铁壳体4之间加上3万伏左右的高压时,将在导电极片8与导电金属环7及铁壳体4下端之间产生多束环形火花,其能量比图3所示普通火花塞能量大,促进了汽油的充分燃烧。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中心电极下端的导电极片会部分挡住火花,影响燃烧效率;2.导电金属环是预先制备好之后,再镶嵌或焊接在瓷管上,由于这些金属环尺寸精度要求高,又不易固定在瓷管上,因而加工难度大;3.在燃烧室内高温高压及热冲击频繁的恶劣环境中,金属环易松动,使金属环断裂脱落,使用寿命短;4.点火处易被汽油和积碳糊住,使火花塞难以点火,尤其对车况不佳的车辆不适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火花塞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设有点火接力环的火花塞,当加上足够电压时,该火花塞在中心电极下端与侧电极之间,中心电极点火接力环之间能够如接力式地产生能量大,范围广的多级火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具有中心电极和折角形侧电极的普通火花塞为基础,在中心电极的下端与侧电极之间设置一个与中心电极固接的由陶瓷绝缘层和导电金属层相间排列的多层复合结构的点火接力环。
点火接力环的陶瓷绝缘层和导电合金层可以设1~3层,与侧电极相对并留有一定空隙的为导电合金层。
中心电极、陶瓷绝缘层和导电合金层用高温高压工艺压合成一整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优点,1.由于陶瓷绝缘层与中心电极的导电合金材料之间是采用高温高压手段连接在一起的,达到了非常牢固紧密的结合,因而点火过程稳定,能适应高温,热冲击频繁的恶劣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2.由于设置了绝缘层,火花从侧电极到中心电极下端导电合金层,从导电合金层再跳过陶瓷绝缘层至中心电极导电合金主体,实现了多极点火,范围广,能量大,能使汽油充分燃烧,从而节省了燃油,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废气排放污染;3.因为采用传统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结构方式,两者间有一空气间隙,不易被油糊住或因积碳而影响点火,因而对车况不佳的车辆也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一个陶瓷绝缘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二个陶瓷绝缘层)。
图3为现有的带侧电极的火花塞结构图。
图4为现有的嵌放导电金属环的火花塞结构图。
中心电极6固紧在绝缘瓷管2的内壁,在中心电极6和绝缘瓷管2的中部,充填着一圈导电密封料3,中心电极6伸出绝缘瓷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着一个接线螺帽1,绝缘瓷管的外部紧固着铁壳体4,铁壳体4的下端连接着一个折角形侧电极5。侧电极5的水平部分位于中心电极6的下面,并与中心电极垂直,二者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中心电极6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陶瓷绝缘层9和一个导电合金层10。陶瓷绝缘层9和导电合金层可设置1~3层,每层厚度0.7~0.8mm,按中心电极6-陶瓷绝缘层9-导电合金层10-陶瓷绝缘层9′-导电合金层10′-......顺序相间排列成一多层复合结构的点火接力环,与侧电极5的水平部分相对的是导电合金层,二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中心电极6、陶瓷绝缘层和导电合金层采用高温高压工艺压合成一整体,结合相当牢固。当在中心电极6和侧电极5之间加上3万伏左右的电压时,便会在侧电极6与最下端的导电合金层之间,相邻两个导电合金层之间,以及最上端一个导电合金层和中心电极6的导电合金主体之间产生多级点火,从而提高点火效率,使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春湘,未经黄春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3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