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233689.9 | 申请日: | 199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77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田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A45B19/10;A45B19/0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动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
习用之自动伞结构,如台湾专利第82215121号所述,该专利是为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结构,其揭示有一于中棒内设有一滚轮及拉绳之结构,控绳之一端是连结构中棒内设有一滚轮及拉绳之结构,拉绳之一端是连结于中棒底端固定座上,而另一端则是绕过滚轮系于下巢体上,以供使用者于撑开伞具的同时,而将下巢体往上拉伸,使下巢体到达定位,而上述专利的滚轮仅是用来作为定位之用。
不论是该专利或其他习用之自动伞结构,其伞中棒仅能制成2-3段的配合伸缩,兼之伞面张开必须有适当之遮蔽面,故相对各段伞中棒之长度必有一定之长度,造成收折后伞具的长度过长,致使难以携带。
又习知自动伞张开时仅由一弹簧支持,其支持力量略有不足,使张开后之伞面易受风影响,妨碍遮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使伞中棒之各段管体长度均得以缩减,进而大幅缩短伞具收合时之长度,以达到小体积功效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伞中棒内之弹簧,设置成两层或三层,并将其互相套置,使各弹簧可由内层至外层交替变化其旋向,借以增加撑伞时支撑力量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高、制作容易、低成本、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度佳的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
具有上述特点的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包括有上巢体、伞中棒、下巢体、折叠式伞骨、滑轮组、拉绳、绳结固定座、空心棒体及弹簧,其中,于伞中棒之顶端设有第一滑轮,而于下巢体上设有第二滑轮,并于上巢体这一侧设有第三滑轮;而伞中棒系由多段之管体所组成,各管体之间可相互套入,使其具有拉伸及收缩之功效;绳结固定座系固定于伞中棒之底端内,而该空心棒体系设于伞中棒内,其一端与上巢体相连结,该弹簧之顶端系抵住上巢体,空心棒体并置设于其内,未端则抵持于绳结固定座,拉绳之一端部系结于绳固定座上,再由绳结定位体往上延伸,经伞中棒由空心棒体内穿出,并绕经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之顺序,最后,将另一端绳头系结于下巢体上,借由上述结构之组成,而形成本件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一A、B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之立体视图;
图二A、B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之剖面示意图;
图三A、B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之收合示意图;
图四为该折叠式自动伞改良结构之两层弹簧示意图。
1-伞中棒 10-空心棒体 11-伞握把 111-卡扣部
12a-弹簧 12-弹簧 14-上管体 13-下管体
2-下巢体 21-穿孔 22-扣合槽 3-上巢体
4-折叠式伞骨 41-内主骨 42-内支骨 5-拉绳
51-绳结 6-第一滑轮 7-第二滑轮 8-第三滑轮
9-绳结固定座 91-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田,未经刘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3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冰箱冷藏室吸排气装置
- 下一篇:金属——玻璃真空集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