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速断保护的开关防浪涌误脱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3711.9 | 申请日: | 199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8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迭辉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71/44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群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速断 保护 开关 浪涌 误脱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速断保护的开关防浪涌误脱扣装置。
多种高压开关合闸时,由于浪涌电流的存在往往出现误动脱扣现象。其表现为:开关合闸时,浪涌电流会在互感器感应出二次浪涌电流。脱扣线圈在此电流的激励下,推动机构使开关误动脱扣。为了克服这一有害现象,近年来国内再现了一种延时装置。它的基本特征是让二次浪涌电流不通过开关内的脱扣线圈,而当电流正常后再让脱扣线圈工作。即让脱扣线圈躲过二次浪涌电流。这是一种纯RC延时电路。这种装置除了可靠性差外,一个大的缺陷就是缺少速断保护功能:当开关控制的电网处在短路状态下合闸时,这种装置仍会照常进行延时。只有当延时结束后脱扣线圈才工作,启动机构分闸。这样,从延时开始到延时结束的时间,电网一直处于短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具有速断保护功能、又具有高可靠性的开关防浪涌误脱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从开关上的电流互感器感应出来的二次电流经整流稳压后变成直流。由电阻构成直流主回路。因电组上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利用它可实现当电流大于一定值(即遇到短路)时,开启脱扣线圈及机构立即分闸;在正常情况下即当只存在浪涌电流时,感应电流较小,此时通过稳压单元及延时单元延时。延时结束时,浪涌电流已经过去,这时再启动脱扣线圈在正常电流下工作。上述两部分作用的结果,实现了速断保护功能和防浪涌误脱扣功能。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备防止开关浪涌误动脱扣的功能外,还具有速断保护的功能。且可靠性高,制作简单,具有广泛地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速断保护的开关防浪涌误脱扣装置的电路图。
从附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整流稳压单元1,整流稳压单元1由整流稳压元件5构成,在整流稳压单元1旁接有一由电阻6构成的电流主回路单元2,同时在电路主回路单元2旁还并接有由电阻12、13,二极管14,可控硅管15和脱扣线圈16构成的速断保护单元3,以及由电阻7、9稳压管8,电容10和二极管11构成的防浪涌误动单元4。其中电阻12与13,以及可控硅15和脱扣线圈16是分别串接后再并接于电流回路单元2旁的,并在电阻12与13的中间接点至可控硅15的触发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14;此外,防浪涌误动单元4的电阻7与稳压管8也是串接相连后并接于电流主回路单元2的,并在电阻7与稳压管8的中间接点处接有由电阻9与电容10串接的RC分回路,而在电阻9与电容10的中间接点至速断保护单元的二极管14与可控硅15的触发极中间接点之间接有防浪涌误动单元的二极管11。当开关合闸时,由电阻6构成电流主回路。电流流经时,将在电阻6上建立电压。电阻6上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该电压通过电阻12和13组成的分压电路时,将在电阻13上产生分电压,从而使可控硅15的控制极获得电压。当遇到开关所控制的电网短路时,感应电流很大,电阻上的电压很高,立即使可控硅15导通、脱扣线圈16立即得电工作,启动机构进行分闸保护。否则,当不存在短路而只存在浪涌电流时,流过电阻6上的电流较小,电阻13上的电压也较小,不能使可控硅15导通,这一部分不产生作用。但是稳压单元的稳压管8上却会建立起稳压,通过RC电路5和6的作用后,6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当电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控硅11将导通,(此时浪涌电流已经过去,电流已处于正常),使脱扣线圈16在正常电流下工作。(由于脱扣线圈16的电阻很小,电流几乎全部流过脱扣圈16、)其结果是二次浪涌电流未通过脱扣线圈,从而避免了开关良涌误动脱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迭辉,未经周迭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3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