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防盗保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3800.X | 申请日: | 199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正元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防盗 保险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防盗保险锁具,具体为一种机动车防盗保险装置。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摩托车的拥有量大幅度增加,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产、生活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机动车被盗案件逐年成大幅度上升的趋势。由于机动车具有价值大、机动性能强的特点,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目标,机动车被盗现象固然与影响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诸因素密切相关,而现有机动车的防盗保险装置设计简单,防破坏能力差,且驾驶员因疏忽大意,未及时锁好防盗锁,是造成机动车被盗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中,机动车的防盗装置大体上可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机械锁装置,包括机动车上已固定安装的车门锁、点火开关锁、方向定位锁(摩托车为车头锁),也包括附加使用的方向盘控制锁、链条锁及车轮锁等。另一大类为电子防盗报警装置。犯罪分子针对车门锁,一般采用套开锁、撬锁或破坏车门玻璃的方法,针对点火开关锁,一般采用套开锁、换锁或直接接线点火的方法,针对方向定位锁,一般采用撬锁及拆卸方法,而针对附加使用的方向盘控制锁、链条锁及车轮锁则采用剪断、锯断锁杆的方法。上述方法简单快捷,犯罪分子容易达到其盗车目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虽防盗性能较好,因其造价高,目前仅在部分中、高档小车上安装使用,而且在现有机动车防盗装置中也未见上锁语音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机动车防盗锁具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造价低、能及时提醒驾驶员上锁、且防撬、防钻、防锯、防剪、防套开锁及防拆卸功能的机动车防盗保险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防拆卸安装固定方法,选用高强度铸钢将锁座体与转向轴套管采用铸件加工成一整体机构,再将整体机构由固定螺栓固定在驾驶台支架上,锁芯体、锁杆内嵌于锁座体之中,锁芯体选用具有防钻及防套开功能的锁芯体,锁座体开口槽上端外围设有防护圈,以防止因意外锁定转向轴而引起的突发行车事故,并装置有能提示驾驶员及时上锁的上锁语音警示装置,实现安全防盗保险功能。其结构组成包括有:锁座体(1)、锁杆(2)、转向轴(方向柱)(3)、上锁语音警示装置开关(4)、锁芯体(10),其中的锁杆(2)上设有一个锁舌缺口(5)和锁杆外弹止动螺栓导槽(6),锁座体(1)一侧设有锁杆外弹止动螺栓(7),锁杆套槽尾端穿眼处设有固定螺栓(9),锁杆(2)尾部圆柱部位套有弹簧(8),通过锁座体(1)上方开口槽底部两端的穿杆眼进入锁杆套槽,锁下时锁杆(2)卡在转向轴(方向柱)(3)两边的锁止缺口(11)内,将转向轴(方向柱)锁住,锁杆(2)顶端落入锁座体(1)开口槽内,开启锁时,弹簧(8)将锁杆弹出,由锁杆外弹止动螺栓(7)制动锁杆弹出到一定位置,锁杆顶端处于防护圈内,锁芯体(10)由锁芯体固定螺栓(12)从穿眼螺孔(13)将其固定在锁座体(1)上(图3)。上锁语音警示装置开关(4)安装在锁座体(1)上的开口眼仓(15)内,由锁杆(2)控制上锁语音警示装置开关(4)的开启和关闭。
这种机动车防盗保险装置,由于锁座体与转向轴套管选用高强度铸钢采用铸件加工成一整体机构,并直接固定在驾驶台支架上,取消了原有的转向轴套管支架,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本低;又由于锁芯体、锁杆采用内嵌式保护,且锁芯体选用具有防钻及防套开功能的锁芯体,能起到防撬、防钻、防锯、防剪、防套开锁以及防拆卸功能,同时又装置有上锁语音警示装置,当熄火停车时即发出上锁语音警示蜂鸣,促使驾驶员及时上锁后方可离开,车辆不易被盗;装配时,锁杆可根据需要铸造加工成方柱、圆柱或不规则形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工,同时可采用双杆或单杆锁定转向轴(方向柱)。其整体机构加工成本显著低于目前使用的电子防盗锁类装置,如机动车生产厂家配套生产装配,则成本费用更低,效果更理想。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剖视图;
图2为锁座体正面示图;
图3为图1沿A-A面剖视图;
图4为图1沿B-B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正元,未经罗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3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强力抗翻式之伞骨结构
- 下一篇:无极变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