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变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9234053.5 | 申请日: | 199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宇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变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极变速机构,属于机械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到目前为止,用于汽车等机械的传输变速形式主要为二种:一种是通过离合器与档位变速箱联合变速,另一种是通过液压泵推动液压马达行走变速。前一种变速机械使用较广泛,其造价也较便宜,但操作复杂,机构磨损大。人为操作不当会造成变速齿轮损坏,不安全。且变速有档位限制。不能达到自由变速的效果。后一种是液压无极变速,其优点是变速自由轻松,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是造价偏高,且对变速机构,如液压马达的精密性要求极高,变速时,要通过液压泵将机械动力转化为液压力,再通过液压马达将液压力变为行走动力,故损耗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极变速机构,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变速自由,安全可靠的特点且经济适用,动力损耗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参见附图,一种无极变速机构,它包括有输入轮盘(1)和带齿轮(91)的输出轴(9),电动千斤顶(2)、连杆(3)、齿杆(4)、齿轮(5)和机架(10),其中千斤顶(2)径向固定装置在上述输入轮盘(1)盘面上,所述机架(10)架腔两侧架梁上具有平行并列的二滑槽(101),所述齿杆(4)具有与滑槽(101)槽腔大小匹配的滑翼(41),齿杆(4)由其两侧滑翼(41)插入机架(10)的滑槽(101)中且可在滑槽(101)中自由往复滑动,所述齿杆(4)与电动千斤顶(2)的顶柱(22)之间由连杆(3)铰接,其中顶柱(22)与连杆(3)的铰接点可在顶柱(22)缩回电动千斤顶(2)的柱座(21)时与输入轮盘(1)的圆心重合,所述齿杆(4)具有上、下双面齿条,所述齿轮(5)为下齿轮(51)与上齿轮(52)二个齿轮,该上齿轮(52)与下齿轮(51)分别依次与齿轮(4)的上、下条齿齿接,上齿轮(52)与下齿轮(51)分别具有与之铰接的轴(53),轴(53)轴中部设有轴承(8)并通过轴承(8)装置在机架(10)上、二根轴(53)分别轴接上齿轮(52)和下齿轮(51)一端的另一端分别轴接有传动传动齿轮(55),该传动齿轮(55)随轴布置在上述输出轴(9)的轴接齿轮(91)的上下方并分别与齿轮(91)径向齿接,此外,所述齿轮(5)上装有由棘条(6)和棘块(54)组成的棘齿机构,其中的棘块(54)呈直角三角形被固定设置在齿轮(5)轮沿夹层内,其斜边朝向顺时针方向,其钝边朝向反时针方向,上述轴(53)对应齿轮(5)处具有径向滑槽(531),棘条(6)大小与滑槽(531)内腔大小匹配并插置于滑槽(531)中通过弹簧(7)与滑槽(531)槽底固接,棘条(6)径向朝外一端呈刀尖状,其钝边朝向顺时针方向即面对上述棘块(54)之钝边,其斜边朝向反时针方向即面向棘块(54)的斜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宇,未经刘俊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4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