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谷研磨机之研磨板无效
申请号: | 99234191.4 | 申请日: | 199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1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源;林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荣源;林国义 |
主分类号: | B02C7/13 | 分类号: | B02C7/13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台湾省三重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机 研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米研磨机,尤指研磨机的研磨板。
以前家用的研磨机,研磨板用石材制成,这种研磨板表面形成许多砂质突粒以构成研磨区域,经长久使用后,砂质突粒会慢慢磨耗或脱落,且砂质突粒经研磨会产生砂粉,对于研磨豆谷类颗粒或液汁,较不符合实用效益。现在有一种以金属材质利用刀具碾压构成的研磨板,其于盘面中间形成放射状整齐排列之刀齿,外缘则形成压花状,以可研磨豆类或者绞碎果菜,惟此研磨板于制造时不能选用太硬之金属材质,以方便刀齿之加工,因此使用时刀齿容易变形或慢慢变钝,而逐渐减低预期之效果,且该刀齿亦有沾粘豆渣之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研磨板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研磨板,以改善研磨效果,并提高研磨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研磨板分上盘与下盘,在研磨板上盘与下盘上设置倾斜斜向之复数层斜齿,上、下盘外围设一圈直条压环,组装时上盘呈固定状,下盘置于电机上之主轴,受马达带动呈旋转状态,利用每一斜齿斜向角度配合旋转方向之推力,产生推送豆谷及挤压豆谷之力向,以能轻易碾压、研磨,而具省力及完全碾碎之效果,将豆谷类颗粒由大研磨至粉细,由粉细成液汁,以提高豆谷类研磨效果。
其次,本创作之复数层斜齿形成短边刀向及长边刀向相接,可在斜齿旋转时,利用运转推砥之力,顺势研磨碾碎豆谷类颗粒。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由于上、下盘之复数层斜齿成交叉研磨,能将豆谷类颗粒更仔细且完全研磨;2.复数层斜齿系斜向设置,并无死角而不致沾粘豆渣,易于清洗;3.研磨板的上盘、下盘复数层斜齿为整体成形制造,短边刀向及长边刀向具有整体组合,选用较硬的金属材料,不致有磨钝或脱落现象;4.颗粒状物料从进料孔进入能迅速进入研磨区,并轻易被碾压研磨而不受阻碍,既省时又省力。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3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装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板上盘及下盘相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板上盘及下盘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数层斜齿之放大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2研磨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研磨板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研磨机包括电机4、电机主轴3、研磨板1。研磨板1区分为下盘11及上盘12。研磨板之下盘11呈圆盘状,中间为一贯穿孔115,可固定于电机之延伸主轴3上,下盘11最外围为一圈直条压环111,于直条压环111内缘依序形成复数层之斜齿112断面呈倾斜状,(且斜齿呈放射排列)。
研磨板之上盘12与下盘11大致上为相同之圆盘状,中间形成较大之进料孔125,且同样设有直条压环121及复数层之斜齿122,使上盘12于组装时,与下盘11呈相向对称但为固定于上盖呈不旋转者。
上、下盘装组时,上盘12固定于上盖,下盘11套置固定于主轴3,并藉电机4带动旋转,使上、下盘相向设立,中间形成研磨区域,并由中间向外形成由宽渐窄状态(见图2)。使用时,豆谷类2由上盘进料孔125置入研磨区内,因受下盘11旋转之离心力会向外甩出,并受上、下盘设置之斜卤112、122碾压、研磨,且因下盘斜齿112设立角度之短边刀向114朝向下盘11旋转方向,故有推送豆谷之力向;而上盘斜齿122之短边刀向124则与下盘旋转方向相抵,故有挤压豆谷之力向,二者作用下,即可轻易将豆谷于一推、一抵之作用力,迅速碾压、研磨,而具有研磨省力及完全碾碎之功效。
再者,本创作上、下盘系以一体成型及长短斜边设置,在碾磨豆谷时,不会沾粘碎屑,并且短边刀向114、124之角度设置,以8度至25度为最佳角度,使适具有一推一抵豆谷之研磨、碾碎之力,也可改善习用刀齿或磨盘有磨钝、断齿或脱落之缺失。
实施例2:研磨板亦可衍生另一种结构1A形状(见图5),于上盘12A及下盘11A之复数层斜齿122A、112A,采以密集斜齿122A1、112A1及非密集斜齿122A2、112A2交替设置形成,可驱使颗粒状之豆谷类得以容易进入研磨区内,并轻易受密集斜齿122A1、112A1及非密集斜齿122A2、112A2交叉碾压研磨,同时在上盘12A之密集斜齿122A1上设3--5条进入槽122A3,可提供较大豆类进入。
实施例3:研磨板的另一结构1B,将其上盘12B之进入槽122B3由进料孔延伸至上盘外圈直条压环的内侧,并加高其深度,而下盘11B则将非常密集斜齿112B2设为直线斜状之连续尖状齿112B3,下盘最外层则设为细小之交错密集尖齿112B4,可使颗粒状之豆谷更易于进入研磨区,且藉下盘11B之连续尖齿112B3及交错密集尖齿112B4,来增强碾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荣源;林国义,未经郑荣源;林国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4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