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用灯泡无效
申请号: | 99234288.0 | 申请日: | 199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2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发明(设计)人: | 许中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中楼 |
主分类号: | H01K9/00 | 分类号: | H01K9/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丽秋 |
地址: | 414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用 灯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电灯泡。
目前使用的电灯泡只有一根钨丝发光,当钨丝烧断后无法再用,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三组钨丝的耐用灯泡,每组钨丝单独工作,以达到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灯泡而实现的,该耐用灯泡包括连接头、连接丝、钨丝和灯泡外壳,各连接丝由玻璃包裹,连接头上有多个连接点,连接丝有多条,其中有一条主连接丝居灯泡中央,其它连接丝均布在主连接丝的周围,钨丝分为多组,多组钨丝的一端串连在主连接丝上,另一端分别与其它连接丝相连,构成多组闭合电路。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连接丝四条,主连接丝为D,其它连接丝为A、B、C,四条连接丝分别通过连接头形成A、B、C、D四个连接点,钨丝分为三组,三组钨丝的一端串联在主连接丝D上,另一端分别与连接丝A、B、C相连,构成AD、BD、CD三组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耐用灯泡由于有4个连接点,为了适应现有灯座的使用,还专门设计有与耐用灯泡配套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为圆柱体,外侧有二根与灯座卡合的卡齿,圆柱体直径与灯泡连接头的大小吻合,柱高比直径小,其上垂直分布有E、J二个连接孔,孔内设有金属片,J孔居圆心,其内安一个‘H’铜筒;与灯座相接的圆面设计有较浅的F孔,其内安有铜棒极,F孔与E孔对称分布在J孔二边,J孔由白蜡封闭为隐形孔,J孔的铜筒用铜线与F孔的铜棒极相连,构成一个电极,使用时由F孔、E孔与灯座连接点对接;与灯泡连接头相接的圆面有E、J二个孔,使用时J孔与灯泡连接头的连接点D对接,E孔与灯泡连接头的连接点A或B或C对接。当E孔与连接点A对接时,AD组钨丝发光;当E孔与连接点B对接时BD组钨丝发光;当E孔与连接点C对接时,CD组钨丝发光。为了便于线路迅速对接,可在连接器E孔、灯泡连接头的连接点A、B、C孔所在方位的侧壁作凹进1毫米的标记。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规格与目前灯泡一致,只在灯泡外壳内增设三根连接丝和三组钨丝;灯内三组钨丝为串联电路,可以一组组单独使用;灯丝发光正常;灯泡通过一个简便的连接器与灯座连接;该耐用灯泡的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灯,如家用灯泡、车灯、路灯等。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的灯泡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一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因灯泡内设计有三组钨丝,当一组钨丝烧断后,可转向用另一组钨丝继续工作,特别是在车灯上的使用更是便捷,一组钨丝烧坏,可迅速转向用另一组钨丝工作,不影响车辆的行驶。二是灯泡发光强度与现有灯泡一样,因三组钨丝为串联电路,每次只单独使用其中一组,所以和现有相同瓦数的灯泡亮度一样。三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灯泡的整体结构、生产工艺基本不变,仅增设一个连接器便可长久使用。四是节约原材料,现有灯泡使用寿命短,钨丝断后其它部件虽完好无损也只好丢弃,造成浪费,而该耐用灯泡则还可使用第二次、第三次,达到了节约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用灯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用灯泡由连接头1、四根连接丝2、三组钨丝8和灯泡外壳4构成,连接丝2分为A、B、C、D,D丝居灯泡中央为主连接丝,A、B、C丝均匀分布在D丝周围,4条连接丝分别通过连接头1形成四个连接点5,居中心的为连接点D,其它三个连接点分别为A、B、C均匀分布在D点周围。图2是图1的电路图,连接丝D为主连接丝,三组钨丝串联其上分别与连接丝A、B、C构成AD、BD、CD三组闭合回路。图3是与连接器的俯视图即与灯座相接的圆面,分布有连接孔6即E孔,连接孔7即用白蜡封闭的隐形孔J,连接孔8即F孔;图4是图3的仰视图,即与灯泡连接头相接的圆面,分布有连接孔6(E孔)和连接孔7(J孔),使用时连接器由F孔、E孔与灯座对接;由J孔、E孔与灯泡连接头的连接点对接,J孔与连接点D对接,E孔根据需要与连接点A或B或C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中楼,未经许中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4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