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扇门自锁门栓无效
申请号: | 99235790.X | 申请日: | 199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应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应灵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晁伟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扇门 锁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门或窗的固接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启动或控制是通过关闭另一翼扇的紧固器件。
现有的双扇门紧固件,大多数是在一扇门片背面固定有栓座。栓座上有插销,开门或关门时,均需用手拨动插销,才能将双扇门开启或关闭,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扇门自锁门栓,它只需开启或关闭双扇门,即可自动将门松栓或栓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扇门自锁门栓由栓座和栓杆组成,栓座的长向设有上端面、支承面和下端面,栓杆可在所述的上端面、支承面和下端面之间上下移动,在上端面与支承面之间的栓杆上设有压缩弹簧,在支承面与下端面之间设有用连接机构穿过的压板,在压板、下端面与连接机构之间有扭转弹簧。
本实用新型双扇门自锁门栓由于在上端面、支承面和下端面之间分别设有压缩弹簧和压板,使得开门或关门时,靠作用在门上的压力,将压块向内或向外转动,从而带动栓杆向上或向下移动,把门栓紧或松栓,因此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门自锁门栓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扇门自锁门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扇门自锁门栓的栓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扇门自锁门栓的栓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开门时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关门时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1开门时的后视图;
图7是图1关门时的后视图。
图1所示的双扇门自锁门栓由栓座1和栓杆2组成,栓座1的长向有上端面5、支承面6和下端面7,栓杆2可在所述的上端面5、支承面6和下端面7之间上下移动,在上端面5与支承面6之间的栓杆2上放置有压缩弹簧3,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之间有用螺钉8穿过的压板4,在压板4、下端面7与螺钉8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9。
图2所示的栓座1由上端面5、支承面6和下端面7组成,在上端面5、支承面6和下端面7上分别设有与栓杆2相配合的圆孔10、11、12。
图3所示的栓杆2为在栓杆2上设有卡口13,栓杆2的下端为直径大于栓杆2的圆锥形或圆形。
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压板4为三菱锥形,压板4的三菱锥形两侧面上有卡位15,螺钉14分别固定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之间;螺钉8分别穿过三菱锥形压板4的两个侧平面,分别固定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之间,压板4可沿着螺钉8左右转动,扭转弹簧9固定在螺钉8上,扭转弹簧9两端分别固定在压板4和下端面7上。
安装时,先将压缩弹簧3放置在上端面5与支承面6之间,再将栓杆2经栓座1下端面7上的圆孔12、支承面6上的圆孔11、压缩弹簧3插入到栓座1内,然后用卡簧将栓杆2上的卡口13固定在支承面6上,栓杆2下端可穿过下端面7上圆孔12直径大于栓杆2的圆锥形或圆形。将螺钉8穿过下端面7、三菱锥形压板4的两个侧平面及支承面6,使得压板4放置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之间,这时,压板4可以螺钉8为转动轴向内或向外转动,最后将扭转弹簧9放置在螺钉8上,扭转弹簧9两端分别固定在压板4和下端面7上,螺钉14分别固定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之间。
使用时,双扇门自锁门栓安装在一扇门背面或门的侧面,并使压板4凸出在门外面,先关上此门,再将另一扇门关闭,由于门的作用力,栓座1上的三菱锥形压板4受力,使得压板4 以螺钉8为转动轴向内转动,三菱锥形压板4的侧表面推动在支承面6与下端面7上的圆锥形或圆形栓杆2向上移动,栓杆2相应地移动到上端面5之上,此时,即可将门锁紧,如图7所示。开门时,另一扇门的作用力消失,此时作用在压板4上的压力消失,压板4在扭转弹簧9的作用下向外转,此时,螺钉14卡住压块4三菱锥形侧平面上的卡位15,使压块4定位且复位,栓杆2也相应地因压缩弹簧3失去压力而复位,使得栓杆2下移至原来的位置,此时,门松栓,如图6所示。栓座1的支承面6与下端面7表面上的四个角,均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螺钉孔,可根据上、下门栓或铁门和木门及双扇门向内、向外开启或关闭的情况,可相应地改变螺钉8、14及压板4的位置,共有六种位置可供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应灵,未经潘应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5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