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焊接用角度定位规无效
申请号: | 99236071.4 | 申请日: | 199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丰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282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焊接 角度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规,特别是关于一种改进的可供量测各种不同角度并予以定位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
习用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只能用于少数持定之角度,甚为不便。因此,如果须对其它不同角度施工,则必须耗费许多时间及材料。习用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之结构,其包括一具有顶板及底板之壳体可供嵌入一磁铁以供吸附两欲焊固之杆体,可是此种焊接用角度定位规其周壁设计仅能构成45度及90度两种角度而已,所以其根本无法量测其它角度,因此在焊接其它不同之夹角时只得利用目测或试误法,实乃相当麻烦且亦无法达到精确设定夹角之目的,或许使用者可多准备些不同角度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可是此将增加使用者携带上之麻烦,而且特别是使用者于高处作业时将很难携带及使用如此多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量测各种不同角度之焊接角度定位规,其具有各种不同之角度可供量测两欲焊接杆体之夹角,使用者可依需要加以使用,甚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包括一壳体,一磁性元件,一顶板及一底板,该壳体及顶板和底板皆具有一底边以及至少一第一斜边、一第二斜边、一第三斜边、一第四斜边、一第五斜边、一第六斜边,以形成各种不同角度,方便使用者于焊接时将角度定位;该壳体具有一槽沟可供置放或嵌入磁性元件,以供吸附两欲相焊固之杆体,而顶板及底板则藉由铆钉铆固于壳体之上、下面,使各元件得以紧密结合,不易滑动;该顶板及底板于成型时可于其中间部位同时冲压一较小之顶板及底板;该较小之顶板及底板亦可藉由铆钉与一较小之壳体铆固,且该较小之壳体内亦可设一磁性元件,以供吸附较小之两欲相焊固之杆体,使其成为一较小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进而节省板材。
下面结合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各种角度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顶板及底板和较小之顶板及底板形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较小型之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较小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较小型之各种角度平面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之较小型之立体操作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壳体(10),其具有一槽沟(11),由一截面概成U形之周壁(12)所构成,以供置放或嵌入磁性元件(13),在该壳体(10)之上、下两面各设一顶板(14)及底板(15)藉由铆钉(16)予以铆固,以便稳固的将磁性元件(13)固定于壳体(10)内,使其成为一具有磁性可吸附两欲相焊固之铁材杆体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1)。
接着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两杆体(100)(110)可依靠角度定位规(1)之适当边缘以形成适当夹角,其中,如果以角度定位规(1)之底边(70)设置成水平状来看,其第一斜边(71)与第二斜边(72)可分别和底边(70)形成60度及75度之不同夹角,其第三斜边(73)与第四斜边(74)则可形成90度夹角,其第五斜边(75)与第六斜边(76)则可形成120度之夹角,除此之外,第一斜边(71)与第二斜边(72)可形成105度夹角,底边(70)和第五斜边(75)或第六斜边(76)中形成30度夹角,第三斜边(73)或第四斜边(74)与第五斜边(75)或第六斜边(76)可形成165度夹角,由这些组合已经比习用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多了相当多之不同夹角,况且第一斜边(71)与第三斜边(73),第一斜边(71)与第五斜边(75)等等还有相当多之不同夹角可供使用。
图5所示,该顶板(14)或底板(15)可由一平板(40)冲制成一雏形(41),再于该雏形(41)之中间部位冲压一较小之顶板(34)或底板(35),亦可直接于平板(40)上一次冲制成顶板(14)或底板(15)及较小之顶板(34)或底板(35),所以本实用新型所使用之材料不仅可好好地加以利用,而且其更可以形成大小不同之焊接用角度定位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丰,未经张庆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6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