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安全型氮化硅发热体无效
申请号: | 99236164.8 | 申请日: | 199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6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石潮高性能陶瓷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8 | 分类号: | H05B3/18 |
代理公司: | 番禺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4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安全 氮化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漏电安全型氮化硅发热体属于电热领域,特别是一种氮化硅的电加热体。
在电加热中,现在一般是采用电阻丝加热,用绝缘材料隔离,也有用PTC陶瓷加热,都存在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的问题,主要是安全性差,容易造成漏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避免漏电事故的氮化硅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由钨丝,钼丝和氮化硅基体组成,钨丝作为发热源,铝丝作为引出极,钨丝连接钼丝,钨丝、钼丝放置在氮化硅基体内,钨丝和钼丝的直径是0.01-0.5mm,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钨丝和铝丝的直径大小对氮化硅发热体的可靠性及漏电安全性有影响,由于钨丝连接钼丝放置在氮化硅基体内,经高温、高压工艺制成的氮化硅基体密度基本上达到100%,钨丝和钼丝是与空气隔绝,如发热体在使用过程中断裂,钨丝和钼丝的横截面就暴露在空气中,在氮化硅发热体断裂的瞬间,暴露在水中或空气中的钨丝和钼丝由于氧化的作用,在钨丝和钼丝表面形成氧化绝缘保护层,当钨丝和钼丝的横截面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氧化绝缘保护层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实验表明钨丝和钼丝的直径在0.5mm以内时,氧化保护层可保证氮化硅发热体的可靠性及漏电安全性,彻底解决了氮化硅发热体的安全性问题。在使用中钨丝和钼丝的直径一般是0.01-0.15mm。
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氮化硅发热体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不会产生漏电事故的氮化硅发热体。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钨丝1,钼丝3和氮化硅基体2组成,钨丝1作为发热源,钼丝3作为引出极,钨丝连接钼丝,钨丝、钼丝放置在氮化硅基体内,钨丝的直径是0.11mm,钼丝的直径是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石潮高性能陶瓷总公司,未经广州石潮高性能陶瓷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6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匀料机构
- 下一篇: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