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中药治疗袋无效
申请号: | 99237117.1 | 申请日: | 199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67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太强;司书理;苗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太强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刘卫东 |
地址: | 4769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中药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热能使中药渗透皮肤作用于机体的发热中药治疗袋。
目前所见到的用于治疗及保健的药袋,是在其与人体某特定部位接触时,通过皮肤的呼吸功能,药物的自然散发起到治疗作用;然而药袋中的药物进入到人体的速度和力度都比较弱,药效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一般的理疗袋只能起到热敷的作用而无药效;而采用一般的电热丝直接对中药加热,虽能够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但因电热丝对药直接加热而作用于人体时,温度难以控制,同时采用电热丝加热时虽然在电路中设置有温度调节器,但常因某些原因使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处的温度升高,造成烫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对药物加热使药物导入人体的药效更好同时又不烫伤皮肤的发热中药治疗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药袋、保温隔热层和外袋,药袋置于导热橡胶上,在导热橡胶中设置有电热丝,导热橡胶又置于保温隔热层上,药袋、导热橡胶和保温隔热层又设置在外袋中,在药袋接触人体皮肤面设置有温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治疗相比,不仅具有药物散发更快、更浓、疗效更好的优点,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药袋1、保温隔热层2和外袋3,药袋1置于导热橡胶4上,在导热橡胶中设置有电热丝5,导热橡胶又置于保温隔热层2上,药袋1、导热橡胶4和保温隔热层2又设置在外袋3中,保温隔热层由保温海棉和隔热布组成,在药袋接触人体皮肤面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6,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直接控制人体皮肤表面的加热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太强,未经朱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7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