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无效
申请号: | 99237192.9 | 申请日: | 199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董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讯 |
主分类号: | G10H5/00 | 分类号: | G10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钟 音响 组合 | ||
一种关于编钟编磬音响组合的发明。特别是一种集文物、乐器、音响为一体的电子产品。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由大大小小按音列编排的乐钟悬挂于架子上用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编磬与编钟的性质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编钟的发音体是青铜钟,编磬的发音体是石块。现今许多大大小小仿制的编钟、编磬已经走向国内外市场,赢得世人亲睐。但是,目前的编钟和编磬因声音原始,难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本人已获得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编钟电子琴”,通过一种开关触动电子系统来发出编钟的电声模拟音色,但却无法保持编钟的原声,也不太适合现代人对古编钟的特殊要求。这些缺限都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功能和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能保持编钟和编磬的原声,又能将其转化为电声的多功能娱乐产品。
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由横梁、立柱、配套台座和发原声的编钟、编磬以及发电声的音响设备、元器件等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编钟的每一个钟体和编磬的每一块磬石上都分别安装拾音器,可以通过拾音器将原声转化为电声,再配置一个转换开关,切断电路后不会发出电声而是原声,还可以单独作为音响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既可以发出电声效果,又可以保留原始的天籁之音,能够较好适应现代人对古今娱乐情趣的不同要求,独特的结构、东方的风格、多样的功能,大、中、小和微型等不同规格和不同的档次,这些因素使得编钟编磬音响组合成为家庭、办公室、酒吧、舞厅、音乐厅和宾馆的理想娱乐品,这些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功能和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单个挂钟和拾音器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单个挂钟和拾音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单块磬石和拾音器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单块磬石和拾音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的编钟和编磬拾音器的逻辑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编钟编磬音响组合总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1和图2中的1是编钟,2是编钟拾音器,3是编钟拾音器的屏蔽线,4是钟柄,5是钟钩,6是插头,7是插座,8是上层横梁,9是后盖板,10是线槽,11是编钟拾音器的联接线,
根据附图1和附图2可以看出:编钟1的内膛悬挂着一个编钟拾音器2,编钟拾音器2是一种特制的拾音器,其特点是无论编钟发出原声或转化成电声时,都不会破坏编钟原声的谐音,并利用钟体的半封闭磁场避免了相互之间的串音,通过一条直径1.6mm的编钟拾音器的屏蔽线3将编钟拾音器悬挂其中,屏蔽线3穿过钟柄4内的线孔从钟柄顶端出来,把钟体挂在钟钩5上后,将编钟拾音器的屏蔽线3的插头6插进插座7内,插座7固定在上层横梁8的后盖板(铁板)9之上,插座7的接线部分放置在上层横梁8的线槽10内,编钟拾音器的联接线11采用3mm的屏蔽线,它穿过插座的后部将单个编钟拾音器的屏蔽线串联起来。
图3和图4中的12是编磬,13是绳孔,14是槽子,15是编磬拾音器,16是编磬拾音器的屏蔽线,17是磬绳,18是磬环,19是磬钩,20是编磬支架,21是机身横梁,22是插座,23是插头,24是编磬拾音器的联接线。
根据附图3和附图4可以看出:编磬12在绳孔13的下部先凿一个槽子14,把编磬拾音器15嵌在其中,编磬拾音器与编钟拾音器相同,也是一种特制的拾音器,不同的是编磬拾音器要用强力胶粘在槽子14内的石壁上,以避免串音,编磬拾音器的屏蔽线16采用直径1.6mm的屏蔽线,屏蔽线16沿着磬绳17的一边穿过磬环18,磬环18是活动的,可灵活地从磬钩19上挂卸,磬钩19用镙母固定在编磬支架20上,编磬支架20固定在机身横梁21的底板上,编磬支架20的后部安装插座22,把磬环18挂在磬钩19上后,将编磬拾音器的屏蔽线16的插头23插进插座22内,编磬拾音器的联接线24采用3mm的屏蔽线,它穿过插座的后部将单个编磬拾音器的屏蔽线串联起来。
图5中的11是编钟拾音器的联接线,24是编磬拾音器的联接线,25是电子开关,26是运算放大器,27是数字电位器,28是录音机或CD机或VCD机等,29是选择开关,30是功放机,31是音柱-扬声器系统,32是收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讯,未经董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7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