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7369.7 | 申请日: | 199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谭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元生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齐旭 |
地址: | 43003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蓄电池 极柱用软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已知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组之间极柱的连接方式是用铜排将两端打孔通过螺栓而连接起来称为硬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受铜排形状长度的限制,移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扭曲力,使蓄电池极柱受损,造成电解液渗漏,影响电池可靠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密封铅酸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紫铜线、紫铜片、塑料护罩、橡皮护套、紫铜套、护罩盖等构成,多股紫铜线置于橡皮护套内,且紫铜线[1]的两端裸露部分与紫铜片[2]钳压连接,紫铜片[2]置入紫铜套[5]一侧的园形孔内,紫铜套[5]与塑料护罩[3]一起塑压连接。紫铜片也可缠绕在紫铜套上,其两端剩余部分再与紫铜线的裸露部分钳压连接,并与塑料护罩一起塑压成型。
为了检测方便,在塑料护罩和紫铜套上设置有检测孔。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紫铜套分别套在两个密封铅酸蓄电池极的柱上,将两个极柱实现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曲扭能力,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摆放连接好的蓄电池组,而不影响存放和使用寿命。具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蓄电池极柱用软连接装置。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紫铜线、紫铜片、紫铜套的一种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紫铜线、紫铜片、紫铜套的另一种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将两组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软连接的示意图。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紫铜线[1]、紫铜片[2]、塑料护罩[3]、橡皮护套[4]、紫铜套[5]、护罩盖[6]、及检测孔[7]构成。其中紫铜线[1]置于橡皮护套[4]内,其两端裸露部分经紫铜片[2]裹紧再插入紫铜套[5]一侧的园形孔内,然后再与塑料护罩[3]一起塑压成型。
紫铜片[2]也可以缠绕在紫铜套[5]上,其两端剩余部分再与紫铜线[1]的裸露部分钳压连接,然后再与塑料护罩[3]一起塑压成型。塑料护罩[3]上下呈空园孔,目的是便于固定紫铜套[5]的螺栓通过。待与极柱相连接好后,再用防尘护罩盖[6]将外露部分盖好。检测孔[7]经塑料护罩[3]直接通到紫铜套[5]内。实施例中,紫铜线[1]是多股的,紫铜片[2]厚为0.1至1毫米,塑料护罩[3]和护罩盖[6]用普通塑料压制而成,橡皮护套[4]是橡皮管,紫铜套[5]的内外径分别为Φ7和Φ15、及检测孔[7]为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元生,未经谭元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7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窨井盖防盗锁
- 下一篇:立体定向治疗X刀γ刀的测量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