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粒机的冰模无效
申请号: | 99237662.9 | 申请日: | 199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曾炎松;胡小必;周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天门市化学试剂厂 |
主分类号: | F25C1/24 | 分类号: | F25C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冰粒机内的制冰模具。
目前,家庭自制冰镇饮料的冰块来源主要是在家用冰箱冷冻室内放置盛有水的茶杯等容器,经一定时间冻制而成;酒店、茶楼等公共埸所所售的冰镇饮料的冰块的来源,一般来自于大型冷冻厂的大冰块,然后根据需要碎成小块使用。因此,市场需求一种适时方便的冰粒机的装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明名称为“用于生产小型透明冰块的装置”,申请号为89102151,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底部开口的冷冻盒的蒸发器,冷冻盒由致冷剂管冷却。冷冻盒之间的间隔用隔热材料板覆盖。利用一个绕水平轴旋转的杓轮喷射装置将水槽中的水喷入冷冻盒内。该装置能适时根据需要做出小型冰块。该实用新型对其蒸发器虽然公开了它是由多个具有底部开口的用隔热板覆盖的冷冻盒组成,且冷冻盒由致冷剂管冷却,但仍存在结构较复杂,热利用率较低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装置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冰粒机内的制冰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冰粒机的冰模,它由蒸发舟和制冷盘组成;蒸发舟由呈行列规则排布的下底开口的蒸发皿按一定间距固定而成;制冷盘的结构是蛇形管,管的端部依次绕过全部蒸发皿的两侧腰部后再依次与蒸发皿的上底面相接触后绕出;制冷盘焊接于蒸发舟的蒸发皿上。
上述蒸发皿的皿口形状为圆形。
上述蒸发皿的皿口形状为方形。
上述蒸发皿的上底面上有一条与制冷盘的蛇形管相吻合的凹槽。
上述制冷盘的一端连有贮液筒。
上述蒸发皿的上底面上设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冰模只由蒸发舟和制冷盘两部份组成,因此,结构简单;且由于制冷盘直接焊接于蒸发舟的蒸发皿上,热交换效率明显提高,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冰粒机。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A-A的剖放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是由蒸发舟3和制冷盘2组成,蒸发舟3是由25个按一定间距呈行列排布的下底带圆口的柱形铜质蒸发皿6经注塑固定而成,其蒸发皿6的圆口内径为20毫米,柱高为40毫米,壁厚为0.5-2毫米;制冷盘2是由一根铜管制成的蛇形管,铜管的始端沿第一排蒸发皿6外侧腰部从一端向另一端盘绕,到尽头后再沿其与第二排蒸发皿6的腰部回绕,按此绕法依次绕完至最后一排,再沿蒸发皿6的上底面的凹槽8按上法盘绕,至最后一排蒸发皿6的终点,再将制冷盘2与蒸发舟3上的蒸发皿6通过焊点7焊接,即制成冰粒机的冰模。使用时,将冰模的制冷盘2带贮液筒1的一端与冰粒机的压缩机的供液端相连,未端与其另一端相连,被冷却的水由多个喷嘴向蒸发皿6的下底圆口内喷水,同时由冰粒机的压缩机送来的冷却介质从制冷盘2的始端依次分别通过每个蒸发皿6的腰部和底部,吸收蒸发皿6内水的热量,使水变成冰。凹槽8的作用是使蒸发皿6内的水与制冷盘2中的冷却介质充分交换热量;贮液筒1的作用是防止制冷盘2的铜管中形成空气或杂质堵塞铜管;为防止冰粒脱模时,在蒸发皿6内形成负压,在蒸发皿6的上底面设有小孔5,小孔5与外界大气相通,便于脱模;为使在一般情况下可达到一杯饮料一粒冰的目的,蒸发皿6的直径最好在10-40毫米内,柱高最好在30-60毫米内,大杯可用两粒或两粒以上的冰粒;为便于与冰粒机整体连接,在冰模的两端各胶结有一块同样是由塑料注成的端耳4。提供一种冰粒机的冰模,所述的蒸发皿6的形状设计为方形。
根据用户需要还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蒸发舟3胶接在一起,组成与25成倍数的系列产品;蒸发皿6的行列个数也可根据需要排布成其它任意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天门市化学试剂厂,未经湖北省天门市化学试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7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