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穴位治疗仪外壳无效
申请号: | 99237702.1 | 申请日: | 199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韩诗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诗骏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N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瑾 |
地址: | 43006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 治疗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仪,具体地是一种穴位治疗仪外壳。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官内脏都有相应的穴位,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多种物理或药物刺激,可通经活络,调节脏腑功能,对人体起到保健治疗作用。如:人体耳穴上分布着丰富的穴位,如治肝病的阡阳轮、降压的“降低沟”,治疗近视的“内分泌”、治头痛的“皮脂下”、“耳迷根”、治失眠的“神门、皮质下”,治痛经的“内生殖器、交感”这些耳穴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且疗效甚佳。自古以来就有以耳穴按摩法、耳穴敷药法等传统方法刺激耳穴,从而达到健身治病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中医耳穴治疗法与现代的声、光、电、磁等装置结合,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耳穴疗法的效果及应用范围,如中国专利“指磁针治疗装置”(专利号CN88202715.8;申请号(19890201),该装置由直流电源和正极治疗仪器、负极治疗仪器组成。使用时,将两支治疔仪器同时分别放在人体相应的一对穴位上,电源由穴位通过人体成回路,指针头产生振动,能达到指针穴位治疗的效果。这种装置可以较好地刺激各个耳穴,但在治疗中须双手托着两支治疗仪,既不方便,又易移动,影响对穴位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且用尖锐的指针刺激穴位,操作不当易刺破耳部。
又如一种“磁疗耳饰”①(专利号CN85201625)它是将磁片镶嵌在耳饰内,将耳饰或穿(有耳孔)或夹在耳穴上,用适当的强磁场,通过耳穴来治疗疾病。这种装置使用方便,即可治病健身,又可美化装置,但该装置只能对耳部某一穴位进行刺激,且体积小,不能放入其他如声、光、电等电器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操作,找穴准确不易偏动,且其壳内可装置不同声、光、电、全息等治疗元件的用于手、足,尤其是耳穴保健治疗的穴位治疗仪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穴位治疗仪外壳,由主夹和副夹组成,主夹和副夹由一活动轴连接,主夹和副夹端部各有一穴位刺激头,主夹、副夹为中空的,且主夹与副夹是相通的。穴位刺激头可为中空或实心的,当其为中空时,分别与主、副夹相通。
该外壳内可以根据需要装入不同的治疗元器件、电器件等。如将中国专利“指磁针治疗装置”中的正、负极治疗器电器元件分别装入该外壳主、副夹及穴位刺激头中则可成为一种方便准确的治疗手足尤其是耳穴的电磁治疗仪。穴位刺激头可选用含微量元素的金属,通过穴位给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准确性高,且应用广泛,可用于手脚尤其是耳部穴位的保健治疗。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四
参照附图1、2、3,1为主夹、2为副夹、3为连接主副夹1、2的活动轴,4、5分别为主副夹上的穴位刺激头,主、副夹1和2、穴位刺激头4、5均与中空的且分别相通,副夹2下部套在主夹1内,轴3装在主夹和副夹交汇处,轴3的两端穿过副夹2固定在主夹1上,使副夹2可绕活动轴3轴心转动,直流电源7装在主夹下部内。主夹1上有开关6。图3-6为图1的变形,1为主夹,2为副夹,3为活动轴、4、5分别为主夹1、2上的穴位刺激头。穴位刺激头可为实心的,也可为中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诗骏,未经韩诗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7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