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油器二次进气叶轮雾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8179.7 | 申请日: | 199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81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新 |
主分类号: | F02M23/12 | 分类号: | F02M2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二次 叶轮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化油器二次进气叶轮雾化装置。
现有的各类汽车化油器,由于油、气在化油器内不能充分混和和雾化,至使尾气排放量过多,污染环境。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全国各地对汽车尾气排放均提出了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汽车化油器装置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化油器二次进气叶轮雾化装置,使油、气能充分混和、雾化,降低尾气的排放。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油器二次进气叶轮雾化装置,其特殊之处是该装置包括雾化气座,在雾化气座上开有与化油器进气口相对应的通孔,在该通孔的侧壁上有进气小孔,在上述通孔的轴线位置装有一根叶轮轴,叶轮装在叶轮轴上。
本实用新型装在化油器底座的进气口处,其雾化气座上端面朝进气方向,雾化气座装叶轮的一面背朝进气方向。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雾化器座侧壁上的进气小孔将大气中的新鲜空气吸入化油器,使可燃混和气体变稀,化油器中流动的混和气体带动叶轮旋转,旋转叶轮将从进气小孔进来的新鲜空气和原进的可燃混和气体进行混和、雾化,达到最佳的可燃混和气体,使可燃混和气体能在发动机充分燃烧,从而实现降低尾气排放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它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保护环境,适合于在各类汽车化油器上安装。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便,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雾化气座1,在雾化气座1上有与化油器进气口相对应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化油器进气口数量相对应,至少一个,也可有多个。在每个通孔的侧壁上有一个φ1-3mm的进气小孔5,该进气小孔5与大气相通。在雾化气座1中通孔的轴线位置装有一根叶轮轴3,叶轮轴3的下端由装在下轴承座4里的轴承支承,下轴承座4安装在位于雾化气座1的下轴承座支架6中,叶轮轴3的上端由装在上轴承支架,下轴承座4安装在位于雾化气座1上的下轴承座支架6中,叶轮轴3的上端由装在上轴承座里的轴承支承,上轴承座安装在位于雾化气座1通孔上的上轴承座支架中,上轴承座和上轴承座支架图中未画出,其结构与下轴承承座和下轴承座支架相似。叶轮2固连在叶轮轴3上。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气座1安装在化油器7底座进气口与发动机进气管8之间,其叶轮2的一端朝进气管8,并可伸入进气管8内,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新,未经李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热水器中相变热导管的密封接头
- 下一篇:摆臂定位追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