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蔬菜塑料薄膜大棚无效
申请号: | 99238663.2 | 申请日: | 199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妍;阎恩诚;冼标;邹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伍宏达 |
地址: | 51064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蔬菜 塑料薄膜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大棚,属于塑料薄膜蔬菜大棚的改进。
塑料薄膜大棚为种植蔬菜、花卉、育苗及反季节蔬菜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目前广泛使用的蔬菜塑料大棚是拱棚,该大棚的结构由接地立杆和拱杆组成,拱杆固定在接地立杆或直接固定在地上,在拱杆上盖塑料薄膜,这种塑料大棚保温条件好,但棚内面积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对攀藤蔬菜类作物其利用率更低,这种结构无通风设置,故透气性差,尤其在亚热带的地区,这种结构的蔬菜大棚夏天可利用时间很短,只能在冬季使用,在亚热带地区有时冬天的气温也较高,造成作物发病而影响生产效益,另外在拱形架上的塑料薄膜难以固定,造成雨季易于积水,薄膜易破坏和漏雨,使作物易发病,另外,拱形棚结构的抗风能力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有人设计了棚的四周有棚柱,拱形架由棚柱支撑的结构形式,如中国专利95210647.7公开的育苗塑料薄膜大棚,这种大棚用双拱形架代替单拱形架,拱形架固定在棚柱上,拱形架上盖透明板,这种结构较好解决棚内的土地利用率和透光、保温,但仍存在着通风和在高温季节的降温难等问题,以及这种结构所采用的透明板价格较贵、成本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保温性强,自然通风条件好,能适于种植矮生叶菜类蔬菜,又能适于种植藤瓜果类作物,棚内利用率高,具有较强的防御台风和暴雨能力的蔬菜塑料薄膜大棚。
本实用新型由门式刚架、屋脊、檩条、椽子、天窗、连系梁、竖杆和基础等组成,门式刚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门式刚架的数量根据棚的长度不同而不同,门式刚架的两条斜边交接点上安装屋脊,其上面布置檩条作为纵向连接件,屋脊和檩条之间设置天窗,檩条之上布置椽子,门式刚架的立柱上安装连系梁,在连系梁上安装竖杆,屋面覆盖塑料薄膜,棚的四周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防虫网或塑料薄膜作围护。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式刚架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门式刚架1、屋脊2、檩条3、椽子4、天窗5、连系梁6、竖杆7、栅门8和混凝土基础9组成。门式刚架1由斜杆10和立柱11组成,立柱11固定在混凝土基础9上,两条斜杆的一端分别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相交固定连接,门式刚架的两条斜杆相交固定连接处设置屋脊2,门式刚架间的斜杆上设置檩条3作为纵向连接件,在屋脊与檩条之间布置天窗5,天窗的一边通过活页固定在屋脊5上,另一边与撑杆固定连接便于天窗的开启,在檩条上布置若干条椽子,椽子伸出刚架的斜杆的一定距离,以形成遮雨的屋檐,在门式刚架的立柱上安装连系梁6,在连系梁上安装竖杆7。为了加强门式刚架强度,在门式刚架的两条斜边间设有横撑杆13与斜边固定连接。
为了增强大棚结构的强度,在大棚的端跨及中间跨的门式刚架的斜杆和立柱上安装抗风缆。
上述所说椽子和竖杆是采用槽钢制造,塑料薄膜安装在上面,通过槽钢中的卡簧将薄膜卡住。棚的栅门8可设在棚的山墙部或侧面。
为提高棚内土地的利用率和棚内空间的利用率,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及棚内的通风条件,棚的结构外形选择为长42米、宽8米、顶高3.8米、立柱高2.3米,棚与棚之间相隔距离2-3米较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美观,结构合理,通风条件好,抗暴雨抗风能力强,棚的利用率高等优点,适于种植矮生的叶、果类蔬菜,也适宜种植藤、茎类瓜果类蔬菜的种植,既能保温又解决通风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