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板等静压吊笼无效
申请号: | 99238693.4 | 申请日: | 199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锡伶;乔富东;叶菊香;刘光海;霍锐锦;康永华;梁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瓷研究所;广东佛陶集团赛纳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0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静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烧成用耐火板的等静压制造设备。
在背景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92104473公开的“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和中国专利申请号93104967公开的“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虽能解决陶瓷辊棒的制成问题,但一直很难解决耐火板的制成问题,而耐火板的成形通常采用注桨成形、机压(液压机或摩擦压力机)成形。注浆成形的耐火板,由于吸浆不均匀,粗颗粒易沉淀,且易出现中间疏松,造成耐火板密度不均匀、强度低、表面质量差、生产过程中需要冗长的干燥过程、生产所需场地大、劳动强度大等。用机压成形,虽然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但由于机械压制都会造成坯体中部与边缘密度不一致,脱模时易造成内部裂纹等缺陷,使用寿命也不长,且不能生产大规格(一般仅为0.7m×0.7m以下)的耐火板等。为克服这些缺陷,多年来,人们试图用等静压成型方法制造耐火板,但始终未有突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耐火板等静压成型方法及其制造设备,它能大批量地生产大规格、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耐火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拉杆、分别连接于拉杆两端和中部的均设有液体介质通过孔甲的底板、上板和隔板、包覆拉杆的衬套。
所述的吊笼还包括位于拉杆中部的靠柱或靠板。
所述的吊笼中的上板上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1、批量大。
2、质量稳定。
3、规格大(1M×1M)。
4、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发明吊笼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看附图,将带有耐火板粗坯体的橡胶模密封放入吊笼中,再置入冷等静压工作缸的液体介质(为水或油等)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瓷研究所;广东佛陶集团赛纳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瓷研究所;广东佛陶集团赛纳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