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锤无效
申请号: | 99238760.4 | 申请日: | 199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严信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信和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锤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在建筑中用于检测施工物垂直度的线锤。
现有建筑施工中通常是用线锤检测施工物的垂直度(参见图7),这种线锤均是用单线挂锤,其不足之处一是线锤易摆动,为了观察被测物与挂线是否平行,常要等很长时间待线锤稳定下来才便于观察,二是单挂线固定于重锤中心点,使挂线与被测物的距离较大,观察误差也较大。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易摆动,并有助于减少观察误差的线锤。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重锤(5),挂线(3),其特征在于:本线锤还设有一个挂线板(1),挂板上设有两个挂线固定点(2),两个固定点分别固定一根前述的挂线(3),两根挂线下端固定有前述的重锤(5),在自然悬挂状态下,两根挂线互相平行。
使用时,将挂线板一端靠住被测物,使重锤自然悬挂,两挂线为平行状态,通过靠近被测物的挂线与被测物之间的距高来观察被测物的垂直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双挂线结构可以缩小挂线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 从而有助于减少观察误差,而且该结构易于使摆动的重锤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结构示意图
1-挂线板 2-挂线固定点 3-挂线 4-穿线孔 5-重锤
6-靠面 A-被测物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7-支架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3结构示意图
8-捆扎线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9-挂锤板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挂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挂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7、现有技术中单线线锤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图1)
本例重锤5设一从侧壁贯穿锤体的穿线孔4,挂线3穿过该孔,其上部两端固定在挂线板1上,挂线板上的两挂线固定点间距离与位于重锤两侧的穿线孔开口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当重锤处于自然悬挂状态时,两挂线互相平行。
本例的挂线板1在其与被测物接触的一端设有与被测物接触面吻合的靠面6,本靠面为一向下的台阶面,使用时,其水平向台阶面贴紧被测物顶面,垂直向台阶面贴紧被测物被测垂直面,所述挂线固定点中的一个设在靠近垂直向台阶面的部位,故在检测时,固定于该点的挂线即靠近被测面。
实施例2(图2)
本例挂线板1一端向下拐90度呈形,垂直部分的下端设有支架7,使用时,将支架置于地面,挂板一端靠在被测面上,即可进行检测,为了便于携带,其垂直部分由数根直杆铰连在一起,使用时拉直,不用时折迭携带。
实施例3(图3)
本例在挂线板1上部设有数根线组成的捆扎线8,其下端固定在挂线板上,上端束成一点与一环形线套连接,使用时,可把环形线套挂在被测物的顶角上。
实施例4(图4)
本例挂线3下部与重锤5的连接结构是:两挂线3下端固定在挂锤板9上,挂锤板上的两挂线固定点间距离与上部挂线板上两挂线固定点距离相等,重锤5被向下束为一点的线扎吊在挂锤板下方。这样重锤在自然悬挂时,两挂线互相平行。
实施例5(图5)
本例挂线板1上的靠面6为向着被测面的弧面,这种靠面适用于被测面为弧面的情况(图中的A为被测面的横向剖面)。
实施例6(图6)
本例挂线板1上的靠面6为一两个均与水平面垂直的台阶面。这种靠面适用于在垂直向拐角部位检测,使用时,将台阶面卡在拐角面上进行测量(图中的A为被测物的横向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信和,未经严信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