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手操作之收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8918.6 | 申请日: | 199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8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而瑞;侯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B62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1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手操作之收合装置,针对可介于展开状态及收折状态之折叠式车架所设计,提供一种让使用者于折叠收合车架时的动作更为简便快速的收合装置。
婴儿手推车是一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承载移动工具。包括有一种可于运送过程中或收藏时,减少车架材积的折叠式婴儿车构造。
传统所见之折叠式婴儿车有各式各样的造型式样,不过,于非使用状态时,为了能夠减少车架于搬移运送过程中或收藏时的材积,婴儿车车架皆具备了可折叠/展开的功能;如『第1图』所示,车架通常皆是由下缘枢设有轮子之前、后脚管、供手扶推之扶手管以及座椅管等构件所组成;各构件利用一个大约设置在车架侧缘半高位置上的可动关节予以枢接连接,在车架枢转展开后,固定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置,使之成为一个可用以承载幼儿的手推车车架。
如前所述,传统的可动关节皆是设置在车架各构件的连接处,也就是位于车身两侧半高处的位置上,基此,以往在解除可动关节对车架各构件形成的构制时,一般正常高度的成人都必须经弯腰后,再分别以双手掣动对应设置在车架两侧上之可动关节,解除各构件之间的卡掣关系。从操作角度来看,由于一般人直立的高度都会高于可动关节的位置,致使在操作的过程中,並非是在人体于一般正常站立的状态下进行,况且在掣动时,手臂还得平伸至可动关节后,才能施力掣动该可动关节,所以着实甚为不便。
有鉴于上述操作不便的问题,于德国专利DE 198 33 857 A1号中即揭露了一种改变掣动可动关节的结构设计,这是一项很特别且实用的设计,主要在于扶手管处设有一掣动机构,此掣动机构经由连结而与可动关节成为连动的关系,如是操作者仅须掣动设置在扶手管上的掣动机构,即可驱动可动关节对车架的构掣解除,让车架进行折收的工作。从该专利案中所揭露的构造可以见悉,可动机构112包括有一与扶手管204枢接,並且和前脚架706结合固定之轴接件704,以及一套接于扶手管上之闭锁件702;于闭锁件702上设置有一闭锁机构,此闭锁机构可当扶手管与前脚架于展开的状态下,经由一弹簧推顶,迫使闭锁件套合于前脚架上,使闭锁件与前脚架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闭锁机构透过一拉绳接连至掣动机构,使掣动机构可经掣动而使闭锁件及整个闭锁机构与前脚架彼此脱离,让扶手管与前脚架得以相对枢转而折叠收合。
由此可知,前述之专利案可将解除可动关节对车架产生构制的掣动位置改变至较易操作的位置上,使操作更为简便。但是,在掣动时,掣动机构通过两条拉绳分同时牵动设置在车架两侧的闭锁件及闭锁机构,结构组件繁多,因此操作者必须施以相当的力量才能迫使扶手管与前脚架彼此分离,然而,对一般力量较小的操作者而言,则常会有操作上的困难或是操作不順手的问题产生。
有鉴于上述之问题点,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让折叠式车架于收折时,操作上更为省力且简便的收合装置。
前述之收合装置包括有一设置于车架上之可动关节,以及一结合于车架之扶手管上的掣动机构所组成;可动关节中配置有一于常态用以固定车架为展开状态时的卡掣轴,且此卡掣轴经由一拉绳接结至掣动机构,经由掣动机构相对于扶手管做旋转运动后,即可位移至解除前述可动关节对车架构成构制的位置上,使车架得以折叠收合;由于操作者只需施以足夠牵动卡掣轴的力量即可完成解除车架收合前的固定关系,因此可较为省力简便。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图式说明:
第1图,为传统婴儿车车架之平面示意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平面示意图;
第3A图,为本实用新型可动关节之局部放大示意图;
第3B图,第3A图之动作示意图;
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掣动机构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掣动机构之局部分解图;
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掣动机构之立体分解图;
第7A图,为第4图于VII-VII连线位置之剖面示意图;
第7B图,为第7A图之动作示意图;
第8 A图,为第4图于VIII-VIII连线位置之剖面示意图;
第8 B图,为第8A图之动作示意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液体介质变化时间装置
- 下一篇:砖机制坯节油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