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压泄气鞋垫无效
申请号: | 99239043.5 | 申请日: | 199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86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茂志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61H39/04;A61H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压 泄气 鞋垫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指压泄气鞋垫,特别是指一种充气鞋垫,设有主气囊包及体积小的指压囊包,除能对脚底作点状按摩外,并能慢慢泄出囊内气体不会持续顶压久站者脚心。
现有的各种充入流体的按摩鞋垫都是利用人们行走时,脚跟的提起与放下对鞋垫产生的压与放,促使鞋垫内的流体作前后的挤压流动,使垫面形成前后不停的鼓翘,这些向上鼓翘的力量对脚底板进行一压一放的按摩动作。现有的各类流体按摩鞋垫,其执行按摩部分的囊包,不是彼此相连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就是前后同为一块的囊包垫(如图5)。在脚跟部位受压时,脚掌中段部位的囊包会鼓翘起来,但要鼓翘高起来时,却受到周围被脚掌踩压住得垫面所扯住,囊包面只能作些轻微的鼓起,且因囊包面面积大,就算有些轻微的鼓起(如图6),脚底也只感觉到胀胀挤挤而已,没有被按摩的感觉,这些按摩鞋垫不论是充入气体或是液体,其顶翘脚底板的压力面都是片状的,无法作小面积点的按摩。而且,在人们双脚站立不动时,因鞋垫会持续顶着脚心,使脚心被顶得很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脚底板作点状按摩,并不会在长时间站立时持续的顶压脚底板的指压泄气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其由主气囊包、导流管及指压囊包组成,主气囊包由上下片连接而成,位于鞋垫对应脚跟部处,主气囊包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有向主气囊包内单项开启的活门片,导流管是主气囊包向前延伸而成,指压囊包位于对应脚掌中、前段处,一端连接导流管。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请,参以下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受压后的示意图;
图5是常见的流体按摩鞋垫的外观图;
图6是常见的流体按摩鞋垫在受压后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长片形鞋垫,其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一、主气囊包10;二、导流管20、21;三、指压囊包30、31,这三个部分都是由上下两片软质不透材质11、12相接而成,彼此相连相通的囊包。主气囊包10位于鞋垫相对应脚跟部位40,主气囊包内设有进气口15及一具弹性的鼓气片13,进气口上设有向主气囊包10内单向开启的活门片16,鼓气片为一具弹性的弹性体,在鼓气片对应进气口的位置设有一门摆孔14,可供活门片向内开启时的门摆空间,导流管20、21是由主气囊包向前延伸出来,可流通气体的导管,管壁是利用上下两片连接而成,与主气囊包相通。指压囊包30、31位于相对应脚掌中、前段部位41,其一端与导流管相接,其周围除与导流管相接的部分外,有切断线32使其有局部与其周边鞋垫相分离,缓泄孔17与主气囊包、导流管或指压囊包相联通,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说明。
本实用新型垫在鞋内行走时,当鞋跟踩压到地面,主气囊包受到强大的压力,该压力使整个主气囊包内的气体快速地向进气口、缓泄孔及导流管流窜,进气口前的活门片在受到气流向外冲的压力时,会关闭进气口,进气口封闭后,受压的气体,只有窜向缓泄孔及导流管,而缓泄孔孔口小,使受压的气体一时无法渲泄,受压的气体只有经导流管窜向受压较小的指压囊包,在那一瞬间,指压囊包被强力灌入的气体挤压的向上鼓涨。指压囊包其边缘部分与周围完全切断不相联,所以,指压囊包在鼓涨时,其囊包边缘大部分不受其他鞋垫垫面的扯住,而能独自向上鼓翘(如图4),鼓翘起来的指压囊包会推顶着脚底板,因指压囊包体积小,使脚底板感到有如指压般的按摩。
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说明,是以两个指压囊包30、31及两条导流管20、21来解说,这两个指压囊包同时在脚底两个不同的部位作点的按摩,指压囊包最少要有一个,两个以上的指压囊包能在不同的部位作多点的按摩,一条导流管上也可同时有两个以上的指压囊包,因此指压囊包及导流管的多少,可视需要而增减。
常见的各类流体按摩鞋垫的另一通病,不是鼓翘的不够,就是在站立时,脚心被囊包顶久了非常不舒服,所以本用新型设有小孔的缓泄孔17,可使指压囊包内鼓胀的气体在受压后慢慢的泄出,解除囊包对脚掌心持续的顶压,当然也可不设缓泄孔,仅利用活门片16在关闭进气口时,因封闭的不是很紧密,囊包内的气体会慢慢的由活门片下的缝隙泄出,达到泄气的目的。缓泄孔17与主气囊包、导流管或指压囊包相联通,所以缓泄孔也可设于指压囊包或其他导流管上,不失其泄气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茂志,未经朱茂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