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水分道式桶装饮用水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9239266.7 | 申请日: | 199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窦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海林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巧新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桶装 饮用水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桶装容器的结构改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桶装水的人越来越多,且对饮用水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场上现有的桶装饮用水的取水方式均直接通过饮水机内部的管道装置进行空气与水置换取得的。这种气水置换使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通过气泡形式直接进入桶体内,造成对饮用水的新污染,降低了饮用水的保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水分道式桶装饮用水容器,以减少空气与整桶饮用水的直接接触,延长饮用水的保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桶体,在桶体的桶颈处装有一聪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内、外管组成的气水分道器。内管固定在外管内,外管的一端压配在桶体内的聪明盖上,另一端置于桶体内的底部。在位于聪明盖处的外管壁上开有小孔,在位于桶体底部的内管上装有一挡板,在挡板下的内管壁上开有小孔。使用中,桶体倒置在饮水机的聪明座上。打开饮水机开关取水时,桶体内的饮用水通过外管上的小孔、聪明座的导水孔进入饮水机蓄水箱,再经蓄水箱的出水孔及管道从开关输出;同时,蓄水箱内的空气从聪明座的回气孔以气泡形式进入内管,并经内管的小孔进入桶体底部。所带出的水在挡板和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外管与内管形成的空间内,再从内、外管之间的通道返到聪明座导水孔附近,随同外管小孔进入的饮用水一起从聪明座的导水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原有的桶体内增设一气水分道器,使桶体外的空气进入桶体后,由气水分道器内的积水过滤后进入桶底,其积水又随同桶体内的饮用水一起即时排出,大大减少了空气与整桶饮用水的直接接触,延长了饮用水的保质期。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桶体5和聪明盖10直接沿用市场上现有的桶和盖。所增设的由内、外管6、4组成的气水分道器为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的管状体。内管6固定在外管4内,外管4的一端压配在聪明盖10上,另一端置于桶体5内的底部。在内管6上装有一挡板1,在内、外管6、4壁上开有小孔2、14。使用中,桶体5倒置在饮水机的聪明座9上。打开饮水机开关取水时,桶体5内的饮用水通过外管4上的小孔14、聪明座9上的导水孔12进入饮水机的蓄水箱8内,再经蓄水箱8的出水孔13及饮水机内的管道从开关输出;同时空气从聪明座9和蓄水箱8之间的气孔7进入蓄水箱8内,再经回气孔11以气泡形式进入内管6,经内管6内的积水过滤后从小孔2进入桶底空间,所带出的水在挡板1和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内管6与外管4形成的空间内,再从内、外管6、4之间的通道3、15返回到导水孔12的进水口附近,并随同外管4的小孔14进入的饮用水一起从导水口12输出。当蓄水箱8内的饮用水液位到达回气孔11的端面时,回气孔11停止进气,导水孔12也停止出水;反之,饮用水液位低于回气孔11的端面时,回气孔11进气,导水孔12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海林,未经窦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整形机
- 下一篇:一种地下连续墙气举反循环清底和置换护壁稳定液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