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9316.7 | 申请日: | 199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康跃;朱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柴油机 废气 再循环 装置 | ||
涡轮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是属于内燃机领域中用于涡轮增压柴油机从排气管分流部分已燃废气到进气管的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由于涡轮增压柴油机高负荷时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废气无法从排气管流入进气管。曾采用下面四种技术措施将废气送入进气管:第1种措施是将排气管的废气引入到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靠压气机将废气压入进气管;第2是在涡轮入口或涡轮出口装节流阀,通过节流使排气背压高于进气压力来迫使废气流入进气管;第3是通过辅助压气机或柴油机本身的某一缸将排气压力提高之后引入进气管;第4是在进气管装文丘利管,利用文丘利管喉口处的低压将排气吸入进气管。第1种措施因排气中的颗粒将对压气机和中冷器造成污染;第2、3、4种措施都将会增加泵气功损失或增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可靠的技术措施,从涡轮增压柴油机排气管分流部分已燃废气到进气管实现废气再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由进气管、中冷器、压气机、涡轮和排气管组成的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安装两根废气再循环管,在两根废气再循环管上各装一只单向阀,利用排气压力波的变化,当排气压力低于进气压力时,单向阀关闭,防止进气管内的空气流入排气管,当排气压力高于进气压力时,单向阀打开,排气管废气流入进气管实现废气再循环。
该实用新型在标定转速为2200r/min的某6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不装单向阀时,在1200r/min,100%负荷出现约13.7%的进气倒流至排气管,不能实现废气再循环。装有单向阀后,进气倒流消失,并可使约13.3%的废气流入进气管,还可调整单向阀的弹簧刚度来调整废气再循环的量,使其同时还兼有废气再循环流量控制阀的作用。因本实用新型对进排气均不节流,因此也不增加柴油机的泵气功损失,且单向阀的成本不高,有较好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是,在由进气管1、中冷器2、压气机3、涡轮4、排气管5组成的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进气管1和排气管5之间安装两根废气再循环管7,在两根废气再循环管7上各装有一只单向阀6.利用排气压力波的变化,当排气压力低于进气压力时,单向阀6关闭,防止进气管1内的空气流入排气管5,当排气压力高于进气压力时单向阀6打开,实现废气再循环。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采用脉冲增压或脉冲转换器的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不增加发动机的泵气功损失和成本增加不多的条件下,使涡轮增压柴油机在各种高低工况下都可实现废气再循环,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鸭嘴式燃烧器
- 下一篇:电度表计度器快速拨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