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无效
申请号: | 99239437.6 | 申请日: | 199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骆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8 | 分类号: | H01R13/428;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指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
线缆连接器组装在线缆的端部可组接对接连接器而将线缆与电子装置相导接。线缆连接器可为具部分凸露出绝缘本体的针状端子的公连接器,且针状端子可插入相配合的组装有插孔端子的母连接器内。该线缆连接器也可以是母连接器而与公连接器相对接。这些导电端子,无论公端子或母端子,均至少包括一相邻于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凸肩的固定片可确保端子的固定。该种端子已揭露在美国专利申请第4,008,941、4,017,141、4,150,866、5,389,013、5,433,621、及5,711,687号案。
上述美国专利申请所揭露的端子均包括在端子主体上所冲制并向外倾斜延伸而出的固定片。这些向外倾斜延伸而出的固定片尽管可有效地将端子组装于固定位置,然而在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其强度不足以抵抗其间轴向对接力。换句话说,向外倾斜延伸的结构在对接过程中不能提供充分的固持力来固持端子在特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两电连接器间确实地承受对接操作且可靠地固持在电连接器内的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一收容及固持在电连接器绝缘本体所设置通道内的固持部,可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相接合的一对接部,以及一从固持部轴向的相对一端延伸而出的可夹持导线的导线夹持部。其中固持部包括若干个在其周缘延伸形成的固定片以与绝缘本体通道上所设置的凸肩相接合,从而使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固定片上设置有从固持部延伸而出的凹部,及从凹部延伸而出的尾端部可抵在凸肩上。这些凹部与尾端部是相对于固持部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既可以是公端子也可是母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连接器端子可牢固固持于电连接器内且可确保对接的确实性。
下面请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连接器公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电连接器母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公端子与母端子互相对接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标示有VI的部分的放大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端子100的结构包括呈管状的固持部102,及自固持部102轴线反向延伸的导线夹持部106与针状部104。导线夹持部106呈V字型或U字形,可收容导线(未图示)及随后卷曲确实地将导线夹持于其内。
管状固持部102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固定片108。首先,管状固持部102周缘形成有若干个固定片108。第一固定片108由固持部102冲制而成且向外倾斜延伸而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固定片108包括一连接在固持部102上且向内突的凹部110,及由凹部110斜向外延伸的尾端部112,且其延伸出固持部102的外表面。换句话说,凹部110及尾端部112是相对于固持部102朝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果需要,在固持部102上可至少冲制有一与第一固定片108轴向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片1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114向外延伸而在固定片114与固持部102间未形成有凹部。然而,第二固定片114也可与第一固定片108具有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参阅图3,收容在公连接器120绝缘本体118的相应通道116内的公端子100,其针状部104是延伸出绝缘本体118轴端面124。在通道116上形成有凸肩122可与第一固定片108的尾部112相抵,从而在通道116内固定公端子100,并在与对接电连接器相对接时提供固持力以承受其间对接力。
图2为母端子200的结构示意图。母端子200包括一呈管状的固持部202,及以相反的方向由相对两轴端延伸而出的导线夹持部206的轴孔205。该导线夹持部206呈V字形或U字形可收容导线(未图示)及随后卷曲确实地夹持住导线。
管状固持部20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固定片208,于该管状固持部202周缘形成有若干个固定片208,每一固定片208是在管状固持部202上冲制而成,且倾斜向外延伸而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208包括一向内突的凹部210,及由凹部210倾斜向外延伸而出固持部202的外表面的尾端部212。换句话说,凹部210及尾端部212是相对于固持部20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
请进一步参阅图3及图4,母端子200收容在母连接器220绝缘本体218相应的通道216内,而其上轴孔205则暴露在位于绝缘本体218端面224的开口223处。在通道216上形成有一凸肩222可抵在固定片208向外延伸的的尾端部212上,从而将母端子200固定在通道116内,并当与公连接器对接时提供一固持力而承受对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