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气举反循环清底和置换护壁稳定液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9514.3 | 申请日: | 199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唱伟;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7/06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力 |
地址: | 2009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气举反 循环 置换 护壁 稳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与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有关,尤其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附属机具有关。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地下连续墙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国内目前就已从单一的维护结构向围护与承重双重结构发展。因此,其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其槽底沉渣能否被彻底清除以及护壁稳定液能否得以全面置换对于避免槽段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基础整体沉降量过大致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到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浇灌质量,对于其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地下连续墙清底和置换护壁稳定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真空吸力泵反循环法;2、潜水泵清底法;3、抓斗清底法。第一种方法一般在采用多头钻施工工艺按照BW工法施工时使用,在通常采用的地下连续墙抓斗施工工艺中很少应用,且难以实现;第二种方法需将潜水泵放入槽段的底部,由于排渣管为软管、且其长度过大,护壁稳定液的通道难以形成,而且潜水泵在下放过程中对槽壁的负面影响也较大;第三种方法是在地下墙槽段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再用抓斗对槽段底部的沉渣重新抓除清底,其工艺比较原始、技术落后。不仅如此,上述三种清底方法还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如:
(1)设备和机具的投入大,配置困难,专用设备多,施工成本高。
(2)操作工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掌握工艺的难度大。
(3)清底的效果很难保证,满足不了设计要求,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4)清底效率低下,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总工期。
(5)需要利用砼灌注导管作为护壁稳定液的流动通道及排渣通道,这就只能完成两个或三个点的清底、不能实现整个槽底的全面清理。
(6)由于槽段底部的护壁稳定液粘度较大和护壁稳定液的流变性能特点,加之作为排渣管的砼导管不能移动,使上述三种清底方法都容易在护壁稳定液中形成单一的护壁稳定液流动通道,不能完成护壁稳定液的全面置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照气举反循环原理而设计的能够彻底清除槽底沉渣并快速而全面地置换护壁稳定液的装置;
提供一种设备和机具投入小、无须吊车作业、施工成本低、操作工艺简便的地下连续墙清底和置换护壁稳定液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连续墙清底和置换护壁稳定液的装置,包括排渣管和护壁稳定液池。所述排渣管置于地下连续墙槽段内的一端分别与一气水混合器和一尾管相连接;所述气水混合器通过与之相连通的压缩空气管与一空气压缩机相连;在槽段开口的上端,排渣管由一带有行走轮的槽口夹持器固定,并可沿设置于槽段二边导墙上的轨道行走;所述护壁稳定液池内设置一连接有送浆管的回浆泵,送浆管的出口端直接落入槽段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带有行走轮的槽口夹持器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沿槽段两边的导墙行走。因此能对地下连续墙的槽底进行全槽段的清理,不留任何死角,从而彻底解决了槽底沉渣难以清除的技术难题,同时也从根本上杜绝了槽底沉渣给地下连续墙带来的危害。
2、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按照气举反循环的原理而设计的,即在槽底抽吸沉渣的同时,在槽段的上部补充稳定液,容易形成护壁稳定液的循环,保证大比重的护壁稳定液便于被小比重的稳定液置换,被置换后的稳定液几乎可与新配置的稳定液相媲美。
3、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浇灌质量。由于经过置换后的稳定液比重减小,改善了混凝土的浇灌环境,使水下混凝土浇灌阻力减小,质量更容易保证。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水混合器内管的管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进气孔,其外管壁上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接的管接头,在空压机的作用下,气、水能够均匀混合,压缩空气膨胀作功,使得气液混合液以较高的速度带动槽底沉渣上返;排渣管与混合器及尾管的设置方式,保证了护壁稳定液循环通道的畅通。
5、地下连续墙接头干净,便于刷壁,止水效果好。槽底沉渣的彻底清除,克服了地下连续墙的槽段间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也避免了接头错位等问题的出现;还由于接头夹泥的减少保证了接头的止水效果。
6、与传统方法中所采用的砂浆泵相比,本实用新型无易损件、无磨损,机具维修保养十分方便。
7、整套装置资金投入少,不但机具的成本低而且还会因施工时无须吊车作业而降低了工程成本。
8、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艺简便,因此易于操作、可靠性强。
9、辅助设备配置简单,可以用通用的设备替代专用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水分道式桶装饮用水容器
- 下一篇:风力发电用的交直流功率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