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置袋与固定物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239516.X | 申请日: | 199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伍伯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伯崑 |
主分类号: | B65B61/14 | 分类号: | B65B61/14;B65D2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良胜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置袋 固定物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置袋与固定物的连接结构,特别是指容置袋与固定物可随转随定位的结构。
随着现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而要求快速,因而对一个产品的趋向,除具有实用性外,是否兼具多样化、快速性、灵活性,也逐渐成为消费者所考虑要求的内容之列,本实用新型是在观察了现在通用的手机没有妥善的纳置空间,不是用手拿,就是在皮带上,有的甚至往皮包内一丢,待手机响起时,再慌忙去拉扯或寻找,十分不便。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置袋与固定物的连接结构,使手机或随身配件都有固定纳置的空间,不再为考虑放置在何处而伤脑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容置袋与固定物的连接结构,具有一容置袋及一固定物,其中,容置袋(如手机、计算器等)装在容置袋座中,固定物(如皮包、肩带、皮带夹……等)装在固定座中,而容置袋座与固定座间是用分布均匀的突粒和对应的洼槽的形式来卡接的,使之具有在容置袋与固定物在改变相对角度之后仍可定位的功能。在容置袋座与固定座上再配合分别设有凹槽、凸座用对合枢接的形式卡接,从而增加了随转随定位且免于晃动的优越性。其中容置袋座有一螺帽座、一外夹垫、一内夹垫和容置袋,螺帽座的底端自周缘向外凸有一卡垫,内夹垫前侧设有一环状的凹槽,且内面与凹槽之间设有分布均匀的突粒,将螺帽座从前端用卡垫逐个抵靠在外夹垫、容置袋、内夹垫上,并用数个固接元件穿过外夹垫、容置袋固定在内夹垫上成为容置袋座一体。固定座有一螺丝座、一外夹垫、一内夹垫与固定物,内夹垫前端对应于容置袋座的内夹垫前侧的环状凹槽而设有一对合的凸座,另外对应内夹垫上的突粒而在固定座上的内夹垫上设有洼槽;螺丝座前端抵靠在外夹垫、固定物、内夹垫上,并用数个固接元件穿过外夹垫、固定物固定在内夹垫上成为固定座一体。容置袋还有一后层垫、一本体、一横护带、一底护带、一连接座,后层垫的上、下固结在本体的后侧,中间形成一个空腔,在本体的上方有一卡体,横护带穿过后层垫与本体形成的空腔沿着本体的旁侧环绕一圈,横护带的一端固接一长方形环,可让另一端穿过长方形环采用黏粘的方式来调整环状的大小,如长度、宽度等,而底护带固接在本体的内侧且向下延伸,横护带的前侧套接一连接座,连接座的另一端固接一长方形环,连接座的前侧设有一卡掣座,可让底护带穿过连接座再折绕回来采用黏粘的方式固定。在本体上方借卡体而绕向连接座并卡固在连接座的卡掣座上,这样横护带和底护带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再借后层垫而与螺帽座、外夹垫、内夹垫而形成一容置袋座。在容置袋的连接座上还可另设一相通的透孔,再加装一拉套座套入容置空间内,拉套座的前端设有一卡体与连接座上的卡掣座卡固,而后侧定位在本体的前侧,再借一勾件自连接座的透孔穿过勾掣拉套座尾端的穿孔,其中,拉套座的尾端可设有数个穿孔,以便于根据容置配件的高度来调整勾掣的位置,容置袋就直接成为一口袋体。综上所述,容置袋座上的螺帽座对应固定座上的螺丝座而螺接,二内夹垫上的凸座对合凹槽,突粒嵌卡在洼槽内;容置袋座直接固定在固定座上,不一定采用突粒对应洼槽卡接的方式。所述的固定物有皮包、肩带或皮带夹等,凡欲连接容置袋以利随身配件实用纳置的皆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者可将手机或其他随身配件有固定的纳置空间,而不需为放置何处而伤脑筋,且取用也很方便,由于固定座与容置袋座间用分布均匀的突粒对应洼槽的形式卡接,再配合分设有凸座、凹槽的对合枢卡,以达到随转随定位且避免晃动的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肩带的组合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袋置体的结构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实施例侧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肩带的实施例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肩带的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装拉套座实施例侧视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装拉套座的动作侧视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皮带夹的组合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皮带夹的实施例图。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附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是容置袋a有一容置座1,固定物b装在固定座2中,其中,容置袋座1上有一螺帽座11、一外夹垫12、一内夹垫13与容置袋a;螺帽座11的底端自周缘向外凸有一卡垫111,内夹垫13前侧设有一环状的凹槽131,且内面与凹槽131之间设有分布均匀的突粒132,将螺帽座11自前端逐个用卡垫111抵靠在外夹垫12、容置袋a、内夹垫13上,并用数个固定元件3穿过外夹垫12、容置袋a,固定在内夹垫13上成为一体。固定座2上有一螺丝座21、一外夹垫22、一内夹垫23与固定物b,固定物b为肩带(见附图1、2),内夹垫23前端对应容置袋座1的内夹垫13前侧的环状凹槽131而设有一对合的凸座231,另外,对应内夹垫13上的突粒132而在固定座上的内夹垫23上设有洼槽232,螺丝座21前端抵靠在外夹垫22、固定物b、内夹垫23上,并用数个固接元件3穿过外夹垫22、固定物b、固定在内夹垫23上成为一体。从上述结构(见附图3),容置袋a还有一后层垫14、一本体15、一横护带16、一底护带17、一连接座18;后层垫14的上、下固结在本体15的后侧,中间形成空腔,在本体15的上方有一卡体151,横护带16穿过后层垫14与本体15形成的空腔,沿着本体15的旁侧环绕一圈,横护带16的一端固接一长方形环,可让另一端穿过长方形环,再折回采用黏粘的方式来调整环状的大小,如长度、宽度,而底护带17固接在本体15的内侧且向下延伸,在横护带16的前侧套接一连接座18,连接座18的另一端固接一长方形环,连接座18的前侧设有一卡掣座181,可让底护带17穿过连接座18再折绕回来采用黏粘的方式固定。在本体15上方借卡体151而绕向连接座18并卡固在连接座18的卡掣座181上,这样横护带16和底护带17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见附图3、4)。再借后层垫14而与螺帽座11、外夹垫12、内夹垫13而形成容置袋座1。组装时容置袋座1与固定座2用螺帽座11螺接固定在螺丝座21上,使容置袋座1上的内夹垫13对合在固定座2上的内夹垫23上,从而使容置袋座1上的内夹垫13的凹槽131对合在固定座2上的内夹垫23上的凸座231、突粒132与洼槽232相互嵌卡,这就使容置袋座1固定座2呈枢接状态;另外螺帽座11与螺丝座21的功能就在于要达到使容置袋座1与固定座2的结构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另用等效的结构来置换。承上组装完成后(见附图5、6),就可在容置袋a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放置诸如手机、计算机等随身配件,因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凹槽131与凸座231对合枢接形成的(见附图4)。且突粒132与洼槽232相互嵌卡,使改变角度后仍可定位,从而显示出随转随定位及免于晃动的优越性。承前所述(见附图7、8),在容置袋a的连接座18上还可另设有一相通的透孔182,再加装一拉套座19在容置袋a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拉套座19的前端设有卡体191与连接座18上的卡掣座181卡固,而后侧定位于本体15前侧,再借一勾件192自连接座18的透孔182穿过勾掣拉套座19尾端的穿孔193,其中在拉套座19的尾端可设有数个穿孔193,以便于根据容置配件的高度来调整勾掣的位置;在实施时,解开拉套座19的卡体191,且顺势向上拉起,便可带动整个拉套座19上升,同时便可使所容置的配件同时向上高起,以便快速拿取及增加抓固力,另外,拉套座19的尾端与连接座18勾掣,还可避免容置配件向上提起时有掉落之虞。再则,容置袋a直接为一口袋体(见附图2、5),容置袋座1直接固定在固定座2上,不一定采用突粒132对应洼槽232卡接的方式,其中固定物b有皮包、肩带或皮带夹,凡欲连接容置袋a以利于随身配件的实施纳置的均为本实用新型的领域(见附图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伯崑,未经伍伯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串列埠的连接头
- 下一篇:双面集热高效太阳能平板式热水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