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质活化与净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9617.4 | 申请日: | 199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93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文彬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活化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活化与净化处理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活化处理槽、纤维活性碳过滤槽、紫外线处理器、马达,活化处理槽由高低平行排列的隔板,与具有通水孔的底板所构成的数个隔层,隔层中堆满粒状活化体的处理装置。
在工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下,水质亦日趋恶化,虽经自来水厂的特殊处理,但由于输送的水管线路太长或蓄水塔长期累积的污物污染了水质,因此常发生用户抱怨自来水的水质不佳,为确保用水的清洁,有需要再加装一水处理装置,一般最常见的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仅在壳体10内部装有数层的过滤层11,要使用时有下列缺点:
(1)水由入水口12进入,经数层过滤层11过滤后,由出水口13流出供用户直接使用,其中过滤层11仅能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且水流经层层相叠的过滤层时,置留时间甚短,处理效果不佳。
(2)长期使用后,过滤层要清洗时,需全部取出,导致清洗不易,装卸过滤层的步骤较为复杂。
(3)贮水槽太浅,因水通过路径太短,在用水高峰时,无沉淀杂质的效果,净化水质的功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活化与净化水质的水处理装置,其水的流动距离大为增长,更以水质活化体的作用,可活化水质。更可去除水中的气味并杀除水中之细菌,更进一步净化水质,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活化与净化处理装置,其构造简单,清洗时拆卸容易,活化处理槽的箱体可不虞积存杂质等,可常保活化与净化水质的功效,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活化处理与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一与储水塔相连通的活化处理槽、一纤维活性碳过滤槽、一紫外线处理器以及一马达,其特点是:活化处理槽由一箱体、数组直立的高低隔板、一水位控制浮球及数个平置在箱体底部的底板所构成;箱体内部由数组高低相间、平行排列的隔板,隔板间成为数个直立空间,形成活化槽,隔板间堆积粒状活化体,每一直立活化槽底部的箱体均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纤维活性碳过滤槽与活化处理槽相通,以对经活化处理槽处理的水进行过滤微粒与气味,再经紫外线处理器杀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明显的,本装置经活化处理槽处理的水由纤维活性碳过滤槽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微粒和气味,再经兹外线处理器杀菌处理,确实具有活化及净化水质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理排除杂物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水处理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化处理槽作用情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及隔板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
10-壳体,11-过滤层,12-进水口,13-出水口,
2-活化处理槽,20-箱体,21-进水口,22-出水口,23-水位控制浮球,24-粒状活化体,25a、25b-隔板,26-底板,26a、25c-通水孔,27-贮水槽,28-活化槽,28A、28B-排放口,29A、29B-开关,
40-建筑物,41-蓄水池,42-水塔,
5-纤维活性碳处理槽,
6-紫外线处理器,60-紫外线发射器,
7-马达。
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描述: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活化与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一活化处理槽2、一纤维活性碳过滤槽5、一紫外线处理器6以及一马达7;其中,活化处理槽2与水塔42相连通,以便对从水塔42引出的水活化并作初步的净化,纤维活性碳处理槽5与活化处理槽2相接,以承接从活化处理槽2流出的水,并予过滤,去除水中的微粒及气味,紫外线处理器6设有紫外线发射器60,以对经纤维活性碳处理槽5过滤的水进行杀菌,然后,经杀菌处理过的水由马达7送至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文彬,未经陆文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