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直接传动式高楼逃生缓降器无效
申请号: | 99239958.0 | 申请日: | 199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93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元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15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直接 传动 高楼 逃生 缓降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是应用中国专利CN1183311所公开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传动机构而进行设计的高楼逃生缓降器。
现有技术中有代表性的高楼逃生缓降器可见中国专利95244667.7公开的《紧急逃生缓降器》,由绳索转盘构成的传动机构、齿轮构成的增速机构及由磨擦转轮、弧形磨擦块、阻尼轮壳构成的阻尼限速机构三部分组成,使用锦纶丝或阻燃纤维编织层包裹的不锈钢丝绳驱动一个带有单一V形槽的转盘实现缓降逃生。其缺陷是钢丝绳的疵点难以被发现,使用的高度越高,绳索所占的空间越大,中国专利CN1183311所公开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传动机构可以克服这些缺陷,但要直接替代绳索转盘构成的传动机构,会造成机构复杂,必须对原有的增速机构和阻尼限速机构作一定的改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对原有的增速机构和阻尼限速机构作适当的改动,以便应用中国专利CN1183311所公开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传动机构而设计出一种钢丝绳直接传动式高楼逃生缓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丝绳直接传动式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外壳、一中空的光轴及穿过一内螺纹套绕在光轴上的钢丝绳,其特征在于:光轴的一端伸出内螺纹套固定套装一离心块座,离心块座设有至少一对销轴孔以销轴各枢接一个L形杠杆,各杠杆的一端安置一离心块;光轴内贯穿一拉杆,拉杆的一端伸出离心块座外接一挡板螺母,杠杆的另一端伸于离心块座与挡板螺母之间;光轴的另一端伸出内螺纹套后在径向上接装一组磨擦动片和磨擦静片,其中磨擦动片套接于光轴的花键上,磨擦静片插接于外壳的键槽中,磨擦动片与磨擦静片一一错位相插;拉杆的另一端穿出光轴后接装一抵于磨擦片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体现在应用了中国专利CN1183311所公开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传动机构,在钢丝绳允许的弯曲限度内可选用直径较小的光轴,在正常的救援下降速度下(一般不超过1米/秒)光轴就能获得较大的转速,因而不需增速机构,直接带动离心块来控制由磨擦动片与磨擦静片构成的限速机构,整个缓降器结构显得简单;同时,由磨擦动片与磨擦静片构成的限速机构与弧形块磨擦限速机构相比,有更好的稳定性。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穿绕钢丝绳的初始状态图。
图3是穿绕钢丝绳的终了状态图。
参阅各附图,钢丝绳直接传动式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外壳、一中空的光轴8及穿过一内螺纹套5绕在光轴8上的钢丝绳15,内螺纹套5设有两个相离的绳孔51、52;在光轴8的适当位置有一个穿绳孔81,绕绳时,如图2所示,将钢丝绳15的端头由内螺纹套5的绳孔51插入穿绳孔81,转动光轴8,在光轴8沿轴向进入内螺纹套5的同时,钢丝绳15也被引入内螺纹套5的螺纹槽,如图3所示,直至钢丝绳15的端头到达内螺纹套5的绳孔52,挑出端头即完成穿绳;外壳分为两节,一节12罩住离心块11,一节12’设有轴向键槽17供插接磨擦静片2;光轴8的一端伸出内螺纹套5固定套装一离心块座9,离心块座9设有四组销轴孔以销轴91枢接四个L形杠杆10,各杠杆10的一端安置一离心块11;光轴8内贯穿一拉杆4,拉杆4的一端伸出离心块座9外接一挡板螺母13,杠杆10的另一端伸于离心块座9与挡板螺母13之间;光轴8的另一端设有花键18并伸出内螺纹套5后在径向上接装一组磨擦动片3和磨擦静片2,其中磨擦动片3套接于光轴8的花键18上,磨擦静片2插接于外壳12’的键槽17中,磨擦动片3与磨擦静片2一一错位相插;拉杆4的另一端穿出光轴8后接装一抵于磨擦片3或2的压板16,可以在离心块11、杠杆10的作用下对磨擦片3或2施加轴向力。
当光轴8在负载带动下转动(即人员逃生时)时,离心块座9、杠杆10、拉杆4、挡板螺母13及磨擦动片3同时被带转动,离心块11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张开,杠杆10绕离心块座9上的销轴91回转,通过挡板螺母13对拉杆4施加轴向力,使位于拉杆4另一端的压板16将磨擦动片3压紧在磨擦静片2而产生磨擦阻力,控制下降的速度;光轴8内有一预压弹簧6套在拉杆4上并被卡制于拉杆4的一个台阶41和离心块座9之间,在不工作时使离心块11保持收拢状态而不会松动,还可以缩小整个负载区域内的下降速度范围;内螺纹套5配置吊环7便于悬挂,还配有边盖14并加以铅封,防止被任意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元,未经陈大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