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对辊挤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9981.5 | 申请日: | 199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文;江东亮;谭寿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振苏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挤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辊挤压装置,其主要用于有机泡沫体浸渍工艺制备网眼多孔陶瓷的浸渍成型,也可用于其它制品的挤制成型,属于挤压装置领域。
有机泡沫浸渍工艺是一种制取具有开孔三维网状骨架结构的网眼型多孔陶瓷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凭借了有机泡沫体所具有的开孔三维网状骨架的特殊结构,将制备好的浆料浸渍有机泡沫网状体,挤出多余浆料,干燥后烧掉有机泡沫体而获得一种网眼多孔陶瓷。其中挤出多余浆料是决定多孔制品的体密度、透气性和孔隙率的关键阶段。为了控制挤出浆料的多少和制品的密度,一般采用对辊挤压法排除多余浆料,并且要求对辊间距可以调节。对辊之间的相对运动和对辊间距的调节,传统的挤压装置是通过齿轮来传动和依靠两齿轮啮合时可以允许一齿轮的齿顶和另一齿轮的齿根存在一定的间歇来实现的。因此,其对辊间距的可调距离是十分有限的,难以满足成型较厚坯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对辊挤压装置。它不仅可以使有机泡沫浸渍浆料和挤出多余浆料两步过程同时进行,而且浆料的流量可以通过盛浆桶下端出口通道中的滑片予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装置中除了具有上下两辊外,还配置一个导辊。导辊作为主动辊,上下辊为从动辊,上辊和导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而下辊通过橡皮带由导辊带动。皮带传动是同向传动,从而保证了上下两辊的运动是相对运动。下辊是可以上下移动和调节的,并且橡皮带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上下两辊间距可以自由调节。在装置的顶部安装了一个支撑板,上面可以放一个底部具有出口通道的盛浆桶,在出口通道中间安置了一滑片以控制浆料的流量,从而满足成型不同尺寸大小的网眼坯体。
本实用新型引入一个导辊,在上辊和导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而在导辊和下辊之间采用可以伸缩的橡皮带来传动,实现了下辊在一定范围内能上下连续移动。这不仅实现了上下两辊的相对运动,而且达到了上下两辊间距可调的目的。这种结构特别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并且在装置的顶部设置了一种底部具有出口通道的盛浆桶,这可以使浆料浸渍有机泡沫体和挤出多余浆料这两个过程实现同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浆料流量可以通过出口通道的滑片来调节,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有机泡沫体的浸渍成型。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对辊挤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以及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设计的一种改进的对辊挤压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盛浆桶,2.上辊,3.装置主架,4.三角带轮,5.齿轮,6.导辊,7.回浆槽,8.下辊,9.浆料出口通道,10.滑片
在图1中盛浆桶1位于装置主架3的顶部支撑板中间,在其底部有一个浆料出口通道9,在出口通道9中间安置了一个滑片10用于控制浆料的流量。上辊2、导辊6、下辊8均安装在主架3的内侧面,齿轮5、三角带轮4位于主架外侧面,回浆槽7位于装置下部的横梁上,它是用于回收挤压成型多余的料浆。其中导辊6一端配以三角带轮4,其另一端配以一组合轮,该组合轮由齿轮5和三角带轮4组成,上辊2一端配以齿轮5,下辊8一端配以三角带轮4,带轮4可以引起导辊6转动,齿轮5和带轮4可以引起上辊2和下辊8的转动,亦即上辊2和下辊8均为从动轮,均通过导轮6使其传动。具体地说,导辊6和上辊2通过齿轮传动;导辊6和下辊8通过可伸缩的皮带传动,从而实现了下辊8在一定范围内能上下连续移动,可依所需成型制品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具有一定尺寸的有机泡沫体通过导辊6被输送至上下辊之间,移动滑片10使盛浆桶1里的浆料经出口通道9流到有机泡沫上,上下辊的相对运动可以使浸有浆料的有机泡沫体在两辊之间另一侧输送,在此过程中有机泡沫体受到挤压而排除多余浆料,同时多余浆料流进回浆槽7,可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对辊挤压装置,不仅使有机泡沫体浸渍浆料和挤出多余浆料两过程同时进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浆料的流量又可通过滑片10很方便地进行调节,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木杆杆头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保温热敷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