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光眼降压环的连接圈无效
申请号: | 99240045.7 | 申请日: | 199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93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耀;褚仁远;孙兴怀;钱韶红;沈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医疗器械总厂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光眼 降压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
现有技术中,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眼内压的异常可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绝大多数青光眼的眼压升高是由于房水出路受阻而引起的,因此降低房水流出阻力是抗青光眼手术的目标之一。对于大部分青光眼患者而言,目前常用的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可以达到70--90%,然而,顽固性青光眼的手术预后则较差。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结膜下纤维化而引起引流通道的阻塞。为了抑制纤维化过程,眼科医生在实行小梁切除术的病例中合并使用了抗代谢药物如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该药物可以引起角膜浅层溃疡、结膜创口愈合不良、针道漏等并发症。Moiteno等于1976年首次报道了植入长的引流管治疗青光眼,以后很多类型的房水引流植入物就应运而生,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Moiteno植入物、Krupin阀门、Ahmed植入物、White泵分流装置等。这些房水引流装置在设计上具有共同之处,即由一个长的硅胶管和一个形状各异的盘状物或环状物组成,硅胶管近端植入眼前房或后房,远端与盘状物相连,盘状物固定于直肌附着点之后的巩膜表面,以后被纤维组织包裹,在结膜下形成一个滤过泡腔,房水通过硅胶管引流至此,达到分流、降压的目的。在顽固性青光眼的治疗上,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术后并发症,如浅前房、低眼压、硅胶管与角膜内皮接触、斜视、葡萄膜炎等。中国专利于1998年7月1日公告了一个专利号为ZL96222402.2、公告号为CN2285137Y、名称为“一种房水引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它由惰性金属丝镶嵌入手术缝针尾部的凹槽而制成,植入眼内后,只留下金属丝存在于眼前房,通过金属丝穿过眼前房角两处所造成的组织间隙,将房水引流至眼外,因为惰性金属不与组织发生反应,所以不会与组织发生粘连而阻塞引流孔,籍金属丝的重量和体位的移动能够使房水向眼外引流。但是,上述金属丝缝合后打结的接头比较大,它的连接方式与电线一样,将两个头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手术医生在操作时比较麻烦,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光眼降压环的连接圈,该连接圈可以使房水引流装置的金属丝缝合后方便地打结连接,而且打结的接头比较小,连接固定可靠,医生操作方便,也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青光眼降压环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为在金属丝的尾部弯曲形成的小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青光眼降压环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头为在金属丝的尾部弯曲形成的小圈;所述小圈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金属丝的尾部设置了弯曲形成的圆形小圈,金属丝在手术缝合后,剪去缝合针的一头穿入小圈,可以方便地将金属丝的两头连接固定。
2.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打结连接后固定牢靠,接头比较小,手术医生操作方便,病人不会有不适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丝;2小圈;3缝合针。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青光眼降压环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为在金属丝[1]的尾部弯曲形成的小圈[2];所述小圈[2]呈圆形。本实用新型在金属丝[1]的尾部设置了弯曲形成的圆形小圈[2],金属丝[1]在手术缝合后,剪去缝合针[3]的一头穿入小圈[2],可以方便地将金属丝[1]的两头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打结连接后固定牢靠,手术医生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医疗器械总厂,未经苏州医疗器械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