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门卸料旋流光饰机无效
申请号: | 99240250.6 | 申请日: | 199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宗鹤;张耀山;罗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双林光整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4B31/108 | 分类号: | B24B31/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门 卸料 流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件抛光、去毛刺的机械装置。
现有的旋流光饰机,其主要结构由槽筒与槽底盘构成的槽体、安装于槽体内的“山”字型转盘及传动机构组成,槽体以其下部对侧固定的一对短轴安装于机架的轴承上,槽体的另一侧还与机架上的限位锁定装置相连接。当槽体内的加工件需卸料时,则松开限位锁定装置,使槽体连同传动机构整体倾倒。该机卸料操作繁重、安全性较差,不适宜制造大容积、重负荷的槽体。目前生产的该机型槽体容积均在180升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轻便、安全可靠,工作容积大,生产效率高的旋流光饰机。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槽体和传动机构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在槽体的槽筒下侧开设安装卸料门装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槽筒上的卸料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槽筒卸料门安装上卸料挡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由槽筒8与槽底盘6构成的槽体4和传动机构的电机1、电控箱2均固定安装在机架14上。呈“山”字型的转盘5安装于槽体4内,并通过电机1、传动皮带12、立轴11带动转盘5旋转。槽筒8与转盘5内壁的耐磨耐蚀衬层10采用聚氨酯材料。为了避免薄片加工件粘附在槽壁上,同时减轻加工件对槽壁的撞击磨损,在衬层表面成型有均布的凸形颗粒7。由于槽体是固定的,不能倾倒卸料,因而在槽筒下侧开设安装有卸料门装置9。该卸料门装置9包括由密封盖门18、将密封盖门18锁紧在槽体上的凸轮轴20、及固定于槽体外壁上的凸轮轴座19组成的卸料门,和拆去卸料门后,尾端与凸轮轴座19活动连接、前部伸入槽体内、整体可通过尾端开设的长槽孔25与销轴22作上下升降的卸料挡臂21。本机卸料时,先松开凸轮轴20,卸去密封盖门18,低速转动转盘5,槽体内的加工物料就自动从卸料门排出,门口可放一块接料斜板26。当槽筒内的物料卸完后,将卸料挡臂21的括板部从卸料门伸入槽体内,其尾端套入卸料门一侧的凸轮轴座19,并用销轴22插入卸料挡臂尾端的长槽孔25和凸轮轴座19的轴孔内。在卸料门上方固定有螺母24,螺杆23通过螺母24支压在卸料挡臂21的尾部,调节螺杆23可使卸料挡臂21整体下降,直至卸料挡臂的括板接近转盘5槽底部,此时较低速转动转盘5,槽底部剩余物料就沿着卸料挡臂21全部排出卸料门。本机机架14上还安装有由槽体卸液管13、储液槽16、过滤网板15、液泵17和槽体加液管3构成的磨液循环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是:
1、改变了长期以来旋流光饰机整体倾倒式的卸料方法。本机的侧门卸料结构卸料安全可靠,操作轻便。
2、由于槽体不需倾倒,可以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这就为制造大容量、重负荷槽体创造了条件(可以制造300升以上容积的槽体),因而大大提高了光饰机的工作效率。
3、本机增设了磨液循环利用装置,不仅节省了磨液,还减少了磨液倾倒的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双林光整机械厂,未经湖州市双林光整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