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组合无效
申请号: | 99240256.5 | 申请日: | 199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3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艾瑞克·钟瑞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648;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线缆组合,尤指一种具有附属接地端子,用于与线缆接地片的电讯接触的线缆组合。
随着线缆组合所传送信号的速度越来越快,将信号与杂讯分离并加以保护变得重要起来。一种现有的方法是采用具接地片的带状线缆,其中该接地片作为遮蔽体以遮蔽导线内的信号,防止受杂讯的影响。该线缆内另有特定的端子用于接地,从而保证可靠的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线缆组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附属接地端子的刺破型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线缆组合包括有具绝缘本体的绝缘刺破型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与后端面,在该前、后端面之间设有数个通道,其中稳固收容有相应的导电端子,且每一端子包括延伸出后端面外的绝缘刺破部及延伸出前端面外的接合部。盖体则组设于后端面上,且盖体的顶面上组设有一排接地端子,每一接地端子包括连接部及设置于相对边缘的绝缘刺破部。接地线缆则通过盖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该线缆包括数个分别与端子的绝缘刺破部相接触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片,当线缆位于绝缘刺破型连接器周围时,线缆的接地片与接地端子的连接部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线缆组合具有附属接地端子,可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准备组装的本实用新型绝缘刺破型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应力缓冲装置的刺破型连接器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线缆组合1包括有具绝缘本体11的绝缘刺破型连接器10,其中绝缘本体11设有前端面11a及后端面11b,并在该前端面11a与后端面11b之间设有一排通道12,每一通道12内稳固收容有相应的端子13,每一端子13包括延伸于后端面11b外的绝缘刺破部13a及延伸于前端面11a外的接合部13b。
盖体14组设在绝缘本体11的后端面11b上,该盖体上还装设有一排接地端子15,每一接地端子15设有延伸出盖体14顶面的顶部15a及延伸出盖体14底面外的绝缘刺破部15b。
接地线缆20是通过盖体14而装设在绝缘刺破型连接器11上,其包括数个分别与相应的绝缘刺破部13a相对齐的信号线、接地线及接地片21。线缆20及绝缘刺破部13a间的连接可由组装在绝缘本体11上的盖体14而达成。相似的,线缆20与接地端子15的绝缘刺破部15b之间的连接通过将盖体14组装于绝缘本体11上而达成。当线缆20围绕于盖体14上时,接地端子15的顶部15a与接地片21相接触,从而保证线缆20与连接器10之间信号传输的质量。
请参阅图2,应力缓冲装置30组装在盖体14上,以在接地片21与附属接地端子15之间提供足够的接触力。由于应力缓冲装置于现有技术中多有描述,其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