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数码锁无效
申请号: | 99240316.2 | 申请日: | 199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葛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亚力 |
主分类号: | E05B49/02 | 分类号: | E05B4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数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
锁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且用量很大的一种保安装置。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钥匙的重复概率大、安全性差、钥匙多、携带管理十分不便,使用者常常出现有钥匙找不到锁和有锁找不到钥匙的情况,因而近几年逐渐开始应用电子锁。目前电子锁较常见的有磁卡锁、IC卡锁、IB卡锁、电子密码锁、遥控电子锁、指纹锁以及各种附加其他功能的特殊电子锁,这些锁因其价格高、体积大、需要用电脑配置、需要记忆密码、或者生产安装复杂等原因无法面向大众普及。目前电子类锁主要在大宾馆、高档办公楼等场所使用。众多电子锁厂家都在这一狭小的市场中竞争,而需求量极大的中低档电子锁市场却没有合适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价格低、无需电脑配置、无需记忆密码、安全性好、非常大众化的电子数码锁,用于取代机械锁中的锁芯和钥匙。使得家庭和办公室的门、柜、抽屉、保险箱,以及自行车、汽车交通工具等大量的场所都可用得起这种电子数码锁,一个用户只需一把电子数码锁钥匙即可打开所有有权打开的锁。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一定会给制锁行业带来一场革命。
一种电子数码锁,包括电子数码锁锁芯、电子数码锁钥匙、电子数码锁配锁器,其特征在于:电子数码锁锁芯电路由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接插口PT1、机电驱动机构ME、按钮或开关PB1构成,其中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的I/O口与接插口PT1连接,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的输出口与机电驱动机构ME的输入端连接,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的输入口与按钮或开关PB1连接。机电驱动机构ME工作时令弹子或销子14上锁或者开锁;电子数码锁钥匙电路由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接插口PT2、声光提示电路SL、按钮或开关PB2、电源PW1构成,其中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的I/O口与接插口PT2连接,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的输出口与声光提示电路SL的输入端连接,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的输入口与按钮或开关PB2连接,电源PW1同时向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接插PT2、声光提示电路SL供电;电子数码锁配锁器电路由单片机电路CPU3、接插口PT3、显示器电路DP、键盘或按钮PB3、电源PW2构成,其中单片机电路CPU3的一组I/O口与接插口PT3连接,单片机电路CPU3的另一组I/O与显示器电路DP连接,单片机电路CPU3的输入口与按钮或开关PB3连接,电源PW2同时向单片机电路CPU3、接插口PT3、显示器电路SL供电;配锁器3的接插口PT3同时设置在插头33和插孔34上,配锁芯1时,接插PT3插接在接插PT1上,配钥匙时,接插口PT3插接在接插PT2上;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与接插PT1、机电驱动机构ME、按钮或开关PB1之间的连接为单线或者多线连接;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2与接插口PT2、声光提示电路SL、按钮或开关PB2之间的连接为单线或者多线连接;按钮或开关PB1、PB2可采用接插口替代;含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片机电路CPU1、CPU2是一种内部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震荡电路、复位电路等外围电路的单片机芯片,该芯片也可以由普通单片机加上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震荡电路、复位电路等部分或全部外围电路所组成的电路代替。
电子数码锁锁芯的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单片机CPU1中的存储器用于保存密码等必要的信息;电子数码锁锁芯接插PT1用于和电子数码锁钥匙电路中的接插口PT2连接,同时通过该接插口从电子数码锁钥匙中获取电子数码锁锁芯所需要的电能;机电驱动机构ME受单片机CPU1控制,用于开锁。机电驱动机构可以是电磁铁、小电机等用电能驱动机械装置;按钮或开关PB1则用于确定锁的功能或状态,例如,一个按钮用于配置锁芯密码,电子锁配置时,此按钮要先闭合;一个开关表示锁的保险状态,当该开关闭合时,锁不能打开,相当于机械锁的保险作用。电子数码锁锁芯电路根据需要还可增加另外的电路,如时钟电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亚力,未经葛亚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