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9240356.1 | 申请日: | 199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97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爱国 |
主分类号: | F16L47/12 | 分类号: | F16L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复合管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
目前,连接管子的接头,一是用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分别在接头和管子上攻刻螺纹,用螺纹咬合,并在螺纹上铺垫胶带密封;二是用于塑料管之间的连接,采用承插式,即直接将塑料管子膨胀套紧在管接头上。钢塑复合管由金属层、塑料层组成,塑料层位于金属层的外表面或塑料层位于金属层的内、外表面,金属层与塑料层连为一体。钢塑复合管内有金属层,管子坚硬,不易膨胀,无法将管子膨胀套紧在管接头上;且由于塑料层位于管子的内、外表面,在管子内、外表面攻螺纹,采用螺纹连接不牢固。因此钢塑复合管接头与金属管接头、塑料管接头的结构要求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方便、牢靠,且密封性能好的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上述提供的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它包括接头体、螺母、抱箍钢塑复合管的卡箍,不同点是:上述接头体的端部置有外环与内环之间构成的、用于放置卡箍和钢塑复合管的环形空腔,内环外侧面为圆台侧面,其锥角为p,内环外端直径为d2,其里端直径为d1,卡箍置有开口,卡箍内表面置有环形卡齿,卡箍外表面与上述外环内圆柱面相配合,外环外圆柱面置有外螺纹,其外螺纹与上述螺母2的内螺纹咬合,螺母端头内侧与上述卡箍外端顶接。
上述接头体上的外环的内侧置有倒角α,上述卡箍置有倒角β,外环上的倒角α与卡箍上的倒角β相吻合。
上述内环圆台侧面的锥角p为1∶5至1∶30。
上述外环与内环之间构成的空腔底部置有密封垫圈5。
上述接头体上的内环的轴向长度L1大于其外环的轴向长度L2,连接钢塑复合管更方便。
上述接头体上的内环的外端直径d2小于上述卡箍抱箍的钢塑料复合管的内径d,其里端直径d1大于上述卡箍抱箍的钢塑料复合管的内径d。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的优点如下:
1、旋转该接头的螺母,螺母通孔内侧对卡箍产生的轴向力,抱箍钢塑复合管的卡箍相对于接头体作轴向移动,接头体内环外表面为圆台侧面,同时对卡箍内表面的卡齿产生径向压力,卡箍开口间隙缩小,卡箍内侧卡齿嵌入被抱箍的钢塑复合管外表面的塑料层41,与此同时,钢塑复合管内侧压紧接头体的内环外表面,使钢塑复合管与接头连接牢靠,且能防滑脱,密封性能好。
2、在接头体的外环和内环形成的环形空腔的里侧设置密封垫圈,当被卡箍抱箍的钢塑复合管向里移动与其压紧时,密封性能更好。
3、接头体的内环外表面呈圆台侧面,其外端直径d2小于需连接的钢塑复合管内径d,钢塑复合管与接头体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其里端直径d1大于需连接的钢塑复合管内径d,该管越向里移,钢塑复合管与接头的内环密封性能越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接头体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卡箍3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用市售的金属件,经加工制成用于连接钢塑复合管的接头,该管接头可为二通接头,或三通接头,或多通接头,该接头包括接头体1、螺母2、抱箍钢塑复合管4的卡箍3,接头体1的端部置有外环11和内环12,外环11轴向长度为L1,内环12轴向长度为L2,外环11与内环12之间构成的、用于放置卡箍和被卡箍抱箍的钢塑料复合管的环形空腔,外环11端部置有倒角α,内环12外表面为圆台侧面,其锥角p为1∶5至1∶30,其外端直径为d2,其里端直径为d1,卡箍3置有开口32,卡箍3内表面置有环形卡齿31,卡箍3置有倒角β,外环11上的倒角与上述卡箍3上的倒角α相吻合,卡箍3外表面与外环11内圆柱面相配,外环11的外圆柱面置有外螺纹13,其外螺纹13与螺母2的内螺纹21啮合,螺母2端部内侧与卡箍3外端顶接。上述内环12圆台侧面的锥度p为1∶5至1∶30。上述外环11与内环12之间构成环形空腔的底部置有密封垫圈5。
当旋转装在接头体1的外环11上螺母2,螺母2作轴向移动,螺母2通孔内侧推动卡箍3和与其抱箍的钢塑复合管4,一起相对接头体1作轴向移动,越向里移动,卡箍3和被其抱箍的钢塑复合管4越向里移动,接头体1上的内环11具有锥度的圆台侧面对钢塑复合管4内表面圆周的径向压力越大,密封越好,与此同时,钢塑复合管4外表面对卡箍3内表面上的环形卡齿31径向压力增大,卡箍3收紧,卡箍3内的环形卡齿31嵌入钢塑复合管4外表的塑料层41越深。既防滑脱作用,又起密封作用。当钢塑复合管4移动到接头体1空腔底部时,其端部压紧密封垫圈5,密封更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爱国,未经吴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